智能影像工程学院
《特种影像制作》课程
学生作品
2022 级
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教授立体3D成像、高速摄影、球幕影像、VR影像、红外摄影、航拍及水下摄影等七类特种拍摄技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在多维度影像创作中的专业思维与执行能力,重点提升特种设备操控、特殊环境拍摄及多类型影像后期处理等核心技能。
GO
{ 01 }
《DeadMiles》
刘力源 郑铭顺 金翔羽 瞿智恒 刘梓熠
指导老师:常乐、李勃、卢柏宏
作品简介:借助类型片公式与前人积累的叙事经验,本片讲述了一个谋生的人寻求自由的故事。我们将钟爱的影像元素轻轻抛掷于镜头前,以出租车作为主角气质的象征,串联起各个情境片段,重建事件的心理历程。
技术简介:本片以制作写实风格数字人的3D动画短片为宗旨,主体制作流程依托Unreal Engine 5.5完成,采用MetaHuman Creator及VFace进行数字人制作。面部动画捕捉依托iPhone的TrueDepth Camera与ARKit技术,通过Live Link Face实现。表情捕捉则基于Move.ai提供的AI动捕技术完成。最终实现贴合艺术表达的技术支持。
{ 02 }
《非我之眼
(EYES NOT MINE)》
徐理航 郑昊 吴坤城 罗芯雨 韦佳祎
指导老师:常乐、李勃、卢柏宏
作品简介:《非我之眼》是一部基于红外摄影与球幕影像的双重媒介实验特种影像短片。本片以“跳脱人类视角”为核心理念,模拟了老鼠、蛇、蝙蝠等五种动物对世界的独特感知方式,构建了一场“非我之眼”的沉浸式知觉旅程。作品采用鱼眼镜头拍摄,并结合近红外技术,最终在球幕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打破传统观看习惯的感官异托邦。每个章节以动物的第一视角展开,既是对感知差异的影像探索,也是一种对人类中心主义结构的反思。
技术简介:在红外长波通滤镜类型中,选择了较具代表性的590nm、720nm、850nm三种滤镜。这几种滤镜在传统红外摄影中使用较多,复现难度较低。
除此之外,Aerochrome这种独特的红外风格也被应用于本片。这是一种柯达开发的军用红外胶片,其成像特点为绿色植被会呈现鲜红色,用于快速发现隐蔽在丛林中的敌方军事基地。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再生产。研究该胶片的成像显色原理后,初期尝试了使用490nm长波通滤镜配合复杂的后期处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该效果。不过其后期处理复杂、机型依赖度高的缺点促使我们寻找更为优秀的解决方案。
最终在对摄影机CMF(Color Match Function)与光学滤镜等技术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后,找到了一套可以直接成像Aerochrome效果的滤镜搭配——QB19+GRB3。在进一步地拍摄相关测试素材并进入后期流程进行测试后,探索出了一套可以保证各款滤镜拍摄素材都能正确处理并得到预期结果的方案。红外摄影风格技术上的问题全都得到妥善解决。
{ 03 }
《over blue(蔚蓝之上)》
梁珂滢 林晨 张翔 胡晨宇 李嘉怡
指导老师:常乐、李勃、卢柏宏
作品简介:济州岛,镶嵌在朝鲜半岛以南的碧波之上,是一座被火山与海浪雕琢的自然奇迹。本片运用大疆Mavic 3 Pro&Mavic 4 Pro无人机的前沿航拍技术,以天空之眼探索火山与海的史诗之境,用突破性的视角呈现济州岛大地脉动与人情温度。
技术简介:全片由大疆mavic 3 pro和mavic 4 pro进行拍摄,并使用了大疆mavic 4 pro的横滚轴拍摄尝试——拍摄横滚延时,以及全景相机装载到无人机上(下挂)进行特殊拍摄(小地球效果的实现)的尝试。
THE END
来 源 | 智能影像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