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有这样一间毕业生寝室,朝鲜语、波斯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四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在这里交织。四个女孩用热爱与坚持破解的成长密码——她们以语言为舟,以友谊为桨,演绎着属于Z世代小语种人的“语”众不同。她们用四年时光谱写了一曲独特的“语言四重奏”。
这里是2006寝室。今天让我们推开这扇写满故事的寝室门,来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2006寝室全员合照(2025届)
各扬所长,携手追梦
王歆雯 왕흠문
就业于上海缙嘉科技有限公司
朝鲜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在校期间任21级朝鲜语1班班长,曾任东方语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外联部负责人。曾作为上外代表队核心成员参加“有意思青年”商赛,获得“有意思实践星”称号及直播间人气TOP1成就并达成16W+销售额。大二至大四作为旱地冰球校队队员,曾两次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分别斩获冠军和亚军。大三上学期参与校际交换项目,交换至韩国东国大学。
E人百事通,寝室小太阳。室友眼中的她社交能力令人惊叹,永远精神饱满、活力满格,是公认的校园百事通。但看似“外向”的第一印象下潜藏细腻的情感。她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常会因为一封信、一段话落泪。即使她因为学生会、旱地冰球、商赛等活动行踪不定,但她从不让距离产生疏离感,总会抽时间和室友们聊天,用心维系这份友谊。
王歆雯认为“找对方向、提升竞争力、拉高质量”是求职的核心。她分享了三点求职经验,一是明确就业方向。同学们就要提前思考自己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并通过实习去探索、试错,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二是提升就业竞争力。她提醒学弟学妹们在最感兴趣的某一行业垂直实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领域的经验积累,避免陷入“很难进入其他行业,甚至相同岗位被挂简历”的困境;三是要推进多领域和高质量实习,找实习也要学会横向对比,不用操之过急,“你和公司是双向选择”。
王馨玥 مریم
录取为上外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波斯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任东方语学院学生会职业发展部负责人,校学生会信息调查部干事。本科期间曾获3次校级奖学金。大三期间由国家留基委公派至伊朗阿拉梅·塔巴塔巴伊大学学习。
阳光“小兔子”,治愈系精灵。她是王歆雯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名字像双胞胎的朋友,“开始话不多,后来熟起来后,简直是社交平台互丢丑猫丑狗表情包的最佳搭子”。她乐观开朗,笑的时候像只可爱的小兔子,把阳光般灿烂、热烈、明媚的情绪传递给他人。大家遇到问题总是愿意与她探讨,无意间心中的烦恼都会她治愈。
大三前王馨玥曾一度迷茫,不知该考公、考编,还是升学,2006的成员们也会一起探讨聊天,互相分享。直到留学时身处异国他乡,用波斯语与人聊天时为他人故事而触动,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语言是敲门砖”的力量,也收获到了学会一门小语种的成就感。回国后,她义无反顾选择了考研,继续在上外深造。她和同在考研征程的陈依琳彼此互相加油打气,分享备考心得,提供抗击压力的情感支持。范仪则化身“最强陪考”,陪她们泡图书馆、搜罗资料、送她们上考场,那份细致周到的关怀让他们深深感动。王歆雯即使在秋招的忙碌漩涡中,也不忘为她俩活跃气氛、排解紧张。
王馨玥收到的研究生录取通知
在比较极限的考研过程中,她认为“抓大放小,有的放矢”是取胜的要诀,即要弄清几个考试科目在最后总分里的权重占比,在确保每一门都能过线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去备考提分。
范仪 Dzafina
录取为上外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印度尼西亚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任东方语学院学生会双创管理部干事,现为上外学生翻译团成员。本科期间曾获5次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大三期间由国家留基委公派至印尼帕查查兰大学(Universitas Padjadjaran)交换学习。
沉静如水,稳稳的安心。“刚认识时她安静得像一潭湖水,后来才发现她其实话很多,也特别踏实”。她是第一个确定保研目标的人,也是考研时最可靠的“知识库”。从流程梳理到经验分享,她总是耐心细致地帮忙,让人少走很多弯路。她的温柔是那种不声不响、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的支持,是情绪稳定、值得依赖的存在。
四年学海生涯激发了范仪对印尼的语言及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有限性,因此,她选择继续读研,希望能深耕印尼语言与海岛文化这一方向。另一方面,她希望通过研究生期间的三年时间逐步沉淀下来,努力拓展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就业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保研看似轻松,实则是三年努力的结果,是一条漫长的战线。范仪认为保研要“早做决定,早做准备”。首先要尽早确定自己未来是否通过保研升学,如果打定主意保研,前三年就要做好时刻关注学业的准备,尽量保持高绩点。
陈依琳 ชลชญา
将就业于泰国驻上海领事馆投资处
泰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得四次优秀学生奖学金,曾任东方语学院学生会体育部负责人。大三上学期参与校际交换项目,交换至泰国国立法政大学留学。
温柔细腻的“向日葵”,福建味道的“投喂官”。她是2006公认的“宿舍饲养员”和“卫生标兵”。她和王馨玥同一天生日,想法也常常不谋而合。她喜欢为朋友付出,努力善待身边的人。她像一朵向日葵,努力伸展着自己,渴望每天都能沐浴在温暖中。
陈依琳在上海泰国节的工作证
陈依琳原本想继续深造,但一个意外机会,她从老师那得知泰国驻上海领事馆投资处的招聘信息,在平衡“工作机会难得,不仅能开阔国际视野,还能积累宝贵的相关经验”和“但也有外交工作的艰苦和不小的挑战”之间,陈依琳左右为难,这时室友们化身“智囊团”,纷纷帮她分析利弊。其中,实习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王歆雯鼓励她勇敢尝试,在大家的暖心鼓励下,她马不停蹄地投简历、笔试、面试,并最终通过了考核,开启领馆实习。这期间虽然因一分之差未过初试的消息而不免失落,但她庆幸于先前的未雨绸缪,并下定决心毕业后继续从事该岗位。
缘起相遇,四载情长
奇妙缘分和种种巧合构成了2006回忆纪录册里格外鲜艳的一页。因为遇见彼此,她们的青春与世界有了更温暖的连接。
大一刚开学时,家乡突发的疫情将陈依琳困在家中,她只能通过文字与素未谋面的室友们线上联络,还充满了因延迟一个月入学而对未知室友和集体生活的忐忑。然而,不安在真正踏进2006寝室大门前就被悄然驱散。当她发出抵达宿舍楼下的消息,手机屏幕瞬间亮起暖心的回复:“你到楼下了吗?我下来帮你搬行李。”这份来自“云端”室友不假思索的善意像一道暖阳,融化了初见的冰层,也让她开始对这方小小天地和即将共度的四年滋生期待。
四个语言专业齐聚一个寝室常常发生奇妙的碰撞。她们曾在一起上网课,四个语种同时开麦,场景“一整个大混乱”。有一次,外教课老师让王歆雯读一篇课文时,不由得被旁边陈依琳的泰语传染,她突然不会说朝鲜语了,只能一边放慢语速,一边催眠自己“我在读课文,不能被泰语影响”。
王馨玥的波斯语课堂笔记
王歆雯的朝鲜语课堂笔记
范仪的印尼语课堂笔记
陈依琳的泰语课堂笔记
大三时她们飞往各自对象国留学,尽管韩国、伊朗、印尼、泰国之间的距离相隔甚远,但并没有阻断她们日常的亲密交流,心底的牵挂更从未中断。当得知远在伊朗的王馨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来自2006的问候跨越山海,传递着“我们都在”的关心。
范仪在印尼
陈依琳在泰国
王馨玥在伊朗
王歆雯在韩国
当她们陆续回到2006,每个人的行囊里塞满了精心挑选的、来自异国他乡的特色礼物:零食、手工艺品…… 每一份礼物,都是一段远方故事的缩影,一句无声的“我想念着你”。
陈依琳从泰国带回来的小礼物
范仪从印尼带回来的小礼物
因为与范仪是室友,陈依琳得以结识和蔼的印尼语外教Nana和他的妻子Yani,两人还在大四寒假为外教夫妇策划了一场深度之旅。沟通的重任自然落在范仪肩上,陈依琳笑称这是给她锻炼交传的绝佳实战机会。旅途中,语言障碍并未消减温暖。Nana夫妇热情洋溢,频频邀约合影,Nana时不时讲述的印尼故事更让她们直观地触摸到当代印尼的脉搏。
陈依琳、范仪和外教妻子在嘉兴南湖合照
如果说相遇是故事的开端,那么成长便是她们共同谱写的篇章。这四年是一段不断向世界提问,也向自己靠近的旅程。2006的四位女孩,在这里各自踏出了人生的下一步。
在这段旅程中2006的女孩们
有过迷茫无措
有过犹豫不决
有过摇摆不定
但正是一次次的坚持和尝试
也正是一次次的互相打气与携手共进
让她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心之所向
2006的故事仍在续写
属于她们的“语言四重奏”从未停歇
四年积累的勇气与智慧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将陪伴她们继续前行
奏响人生新乐章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