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开展《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第二季)》中英文系列融视频项目,以“Z世代”青年视角,展现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五彩纷呈。项目以AI技术打造立体化、沉浸式的皮影美学视听系统。系列融视频已通过中国新闻网面向海内外展播,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2亿。
在草原上回荡千年
这是柯尔克孜族人
世世代代传唱的英雄赞歌《玛纳斯》
《玛纳斯:柯尔克孜族的“说唱”》
▲ 点击观看《玛纳斯:柯尔克孜族的“说唱”》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世代相传的英雄叙事史诗,以少年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的传奇经历为主线,讲述了柯尔克孜族从四分五裂到团结统一、抵御外敌、守护家园的民族史。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档案和文化基因。
目前整理出版的《玛纳斯》共有8部18卷,超过23万行,2000余万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口头文学巨作。与《格萨(斯)尔》《江格尔》并称为中国三大少数民族英雄史诗,也被誉为“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
这部堪比文明工程的文化遗产,并非起源于宫廷,也非出自学者之手。它真正缔造者,是千百年来活跃在草原、毡房、节庆场合中的传唱者——“玛纳斯奇”。
柯尔克孜族人中,流传着一个关于血性与传承的传奇。玛纳斯——这位诞生于苦难中的少年英雄,策马提枪,率领部族冲出重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以染血的刀刃指向苍穹,将自由的火种烙进民族的脊梁。
这并非一个人的史诗,而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守护誓言。玛纳斯长眠之后,他的七代子孙接续挥舞战旗,在史诗的轮回中延续永不停息的抗争。在玛纳斯奇的每一次传唱中,英雄的轮廓都愈发清晰:毡房篝火边,他是老者浑浊泪光中的烽烟;马背摇篮旁,他是母亲轻哼的安魂曲;暴雪封山时,他是牧人胸腔里滚烫的烈酒。
在柯尔克孜族,《玛纳斯》从来不是被写下来的文字,而是被唱出来的史诗。玛纳斯奇——这些史诗的吟唱者,靠惊人的记忆力和即兴唱诵能力,将长达二千万字的史诗一代代传承。他们的歌声没有谱子,却自成节奏;没有乐器,却能震撼人心。
居素甫·玛玛依,被誉为“当代荷马”,是目前唯一能完整演唱八部《玛纳斯》的传唱人。他的一生几乎与这部史诗融为一体,不仅守护了民族的文化记忆,也让世界见证了口头史诗的力量。
如今,他已离世,但玛纳斯奇的声音仍在草原上回荡。在婚礼上、在毡房中、在课堂上,年轻一代接过歌声的火把,用他们的声音延续千年未断的英雄史诗。史诗未止,歌声不息,这便是草原的回响,也是民族的记忆。
千年风沙抚过托什干河的褶皱,流水裹挟着锈蚀的铠甲与断裂的箭镞,却从未冲刷掉那些在玛纳斯奇唇齿间流转的史诗,他们是举着火把的引路人——他们的喉间藏着祖先的雷声、战马的嘶鸣,也蓄着牧草生长的呼吸、婴儿啼哭的柔软。
早在16世纪,玛纳斯便已开始流传向世界,千百年来,一直以口耳承传。玛纳斯的英雄们从未死去,他们只是化作了歌谣的韵脚,在每个需要光明的时刻,重新点燃人们瞳孔里的火种。
这便是这部史诗的含义:它不讲述结局,只传递炬火,每一个时代的音符完结时,都会有新的歌喉在烽火中涅槃。
张皓琦
2021级国际新闻与传播
作为团队中的大四学生,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编创经验,但这次也是我第一次随团队参与融视频全流程制作中,每一步都是一次珍贵的学习经历。每每遇到天马行空但实现困难的想法时,我们向老师、同学请教,从零开始学习,乐在其中。我很庆幸,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诠释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为祖国文化事业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王昭融
2023级数字出版
这一次的创作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锻炼,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也让我对传统文化影像表达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被生动演绎、被更多人看见。能够将自己的所学融入到这样一部承载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作品中,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责任。我为能用影像讲述民族的故事、用创意传递文化的温度而感到由衷地自豪。
2023级数字出版
这次编创让我走进了《玛纳斯》的故事,更深刻地感悟到了柯尔克孜族深厚的文化基因。相比第一次编创,在本次制作中,我更深地参与了场景设计和动效制作,精进了自己的AE技术,能够借助融视频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热爱祖国的多彩文化,让我热情倍增。
蒋昕翰
2023级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
这部作品的一点一滴都熔铸了《玛纳斯》史诗的传承,其不仅是历史的复述,更是民族基因的觉醒。或许未来会有更多人因为这部作品而走近《玛纳斯》,这便是我对柯尔克孜文化最深情的致敬。
英雄的史诗,永不落幕
民族的火种,代代相传
《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第二季》系列融视频
持续讲好中华民族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邓永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