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伟,昌邑市文山中学数学老师。参加工作29年来,于老师潜心教学,爱岗敬业,先后被评为昌邑市教学能手、昌邑市立德树人标兵、昌邑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多次获得昌邑市政府教学成果奖。2024年她所管理的班级获得高中“县级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深耕教研,数学讲堂“领头雁”“
教育无小事,教学需匠心”这是于新伟老师始终秉承的信念,她将之践行到每一堂课、每一次教研活动中。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她时刻关注学科领域最前沿动态,珍惜一切研讨机会,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努力探寻使数学课堂“活”起来的秘诀。于老师多年担任备课组长,她致力于激发组内每位教师的潜能,群策群力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组内老师常常赞叹她小身材大能量,是位让大家放心、安心的领头雁。
青蓝结对,甘当人梯“好大姐”教学工作离不开新老传承,作为深耕教坛多年的骨干教师,于老师始终以“传薪火、育新苗”为己任,担当起培养年轻教师的重任。2021年在迎新生的同时,数学组也迎来了新生力量。于老师主动与青年教师青蓝结对,助力年轻教师们成长。这一结就是三年,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从备课设计到解难答惑,从课堂教学到管理学生,于老师知心大姐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不管是专业教学遇到瓶颈,还是管理经验不足,于老师始终贴心地站在他们身边。就连年轻老师终身大事,于老师也是最着急的那个。现在那一届多位年轻教师在市级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逐步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他们说,非常庆幸自己一毕业就遇到了一位甘做人梯的知心大姐!
爱生如子,三尺讲台“燃灯者”“选择了教师就选择奉献”。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都是教师无数个日夜陪伴与爱护的成果。寒来又暑往见证着她娇小的身躯迎风赶路、汗湿沾衣;校园的路灯陪伴着她离开又迎接她归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沐浴着于老师的关心与爱护,羽翼丰满,展翅远翔。
让每个孩子成才是于老师最大的愿望,孩子们能考上理想大学就是她最大的幸福。前期,于老师班里有个孩子贪玩又好动,时常偷偷溜去操场打篮球,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综合研判,最后她决定从孩子特长入手,帮孩子通过体育专项来圆大学梦。在于老师的帮助下,这个孩子带着“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斗志开启了奋斗征程。成人礼上,他第一个冲上演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和家长高喊“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北京体育大学,不辜负于老师和爸妈期望!”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大一学生,时有佳信传来:“老师,是您当初把我从操场上拽回来,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为人师者,还有什么比此刻更幸福呢!
扬帆破浪,精雕细刻“老匠人”二十九载轻舟过,手握粉笔谱华章。在过去的二十九年里,于老师用函数曲线勾勒出教育人生的轨迹,以几何定理浇筑成师德丰碑。当初心依然清澈如初,这位教育匠人用最朴素的坚持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公式都长出温度,让每道题目都通向远方。这一路走来,于老师青丝变白发,她在青春洋溢的年轻教师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更看到了教育未来的模样。她从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了生命成长的惊喜,再次坚定了自己教育者的理想。未来很长,于老师始终是那个执着雕刻教育理想的匠人,是永远守护三尺讲台的燃灯者。
责任编辑: 王作强
初审:董承臻
终审:王雪燕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