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L
为推动纪检监察领域学术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师生深刻理解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今年暑期,学院调研团队深入甘肃省定西市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与实践创新的热土,探寻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实践密码。
调研团队首站来到定西市纪委监委机关,深入了解纪委监委日常工作。在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调研队伍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下,了解该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蜕变历程。在临洮县太石镇后地湾村,师生们聆听扶贫干部扎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保驾护航的故事。在临洮县档案馆内,开启一场临洮发展历程的回溯之旅,感受到了我们党在直面挑战、革除积弊中展现的勇气与智慧。
参观定西市纪委监委机关
——在实务学习中感悟纪检监察之魂
调研团队首站便来到定西市纪委监委机关。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系统深入地了解了纪委日常工作的全流程。从问题线索的初步受理、精准研判,到案件的立项审批、深入核查,再到后续的审理定性、结果反馈等各个关键环节,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细致讲解,让原本抽象的办案流程变得清晰可感。工作人员所分享的宝贵经验如同鲜活的教材,让调研团队跳出了书本上的理论框架,对纪检监察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具象的理解,不仅填补了师生们在纪检监察实践认知上的空白,更生动地实现了纪检监察人才培养从“课堂理论灌输”到“实践现场体悟”的关键拓展。
走进元古堆村
——从总书记牵挂的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示范
在渭源县的田家河乡元古堆村,调研队伍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了解了该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蜕变历程。2013年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元古堆村,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此后,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元古堆村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在调研过程中,师生们参观了总书记到访过的老党员马岗家。随后,师生们步入村史馆,馆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元古堆村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奋斗历程。通过了解元古堆村十年的变化,师生们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为真切、深刻的领悟,也深深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解码后地湾村
——从深度贫困到和美乡村的“定西样本”
离开渭源县,师生们来到临洮县太石镇的后地湾村。这个坐落在曾被联合国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的村庄,如今正以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和整村脱贫的成就,生动诠释着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的“定西样本”,也是党在乡村振兴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生动实践。201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主任的杨晓渡同志曾深入后地湾村开展调研。考察中,他着重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扛起监督责任,聚焦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履行情况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为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筑牢坚强保障。
后地湾村是定西市纪委与临洮县纪委共同的对口帮扶村,也正因精准帮扶,成为了当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范例。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甘肃省定西市纪委监委、临洮县纪委监委驻临洮县太石镇后地湾村帮扶工作队凭借扎实的帮扶成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当时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使命担当。调研当天,荣获此项殊荣的先进集体领导也与同学们热情交流,分享了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而艰辛的战役中,无数扶贫干部扎根基层、纪检干部保驾护航的动人故事。青山绿水与政治清廉的交相辉映,师生们切实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
探访临洮县档案馆
——数智赋能档案新篇,红色记忆实践课堂
在临洮县档案馆内,师生们深切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步入“临洮记忆”主体展览区域,师生们开启了一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新时代临洮发展历程的深度回溯之旅。同学们仿佛跨越时空,亲身感受了党在面对挑战、革除积弊时所展现的勇气与智慧,深刻理解了党在百年征程中,始终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永恒初心。
从机关大院走向乡村田野,调研队伍将视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同学们先后到香卜路村、田家河村以及杨家台村等村庄开展入户走访,围绕基层监督与治理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切身感受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此次主题学术调研实践是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开展的党建+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为强化党员党性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搭建更坚实的实践平台,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纪检监察专业人才,为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注入更强专业力量。
调研成员感想
吴雨琦
2024级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本科生
此次定西调研是一次深刻的实践洗礼。我们行走在元古堆、后地湾等村庄,亲眼见证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引领下乡村振兴的伟大蝶变;我们深入纪委监委,体会到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活力;我们聆听“七字箴言”,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的神圣使命。此行将课堂理论生动映照进现实,让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我们将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前进动力,努力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人才。
王虹润
2024级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本科生
这次前往甘肃的实践调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深入基层的实践平台。“腿上沾些泥点子才能想出好点子。”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谈话,让我们对数字监督赋能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有了真切认识和感受。这次宝贵的实践调研经验对于我们青年学子继续深入学习纪检监察学科奠定坚实实践基础,相信在这次实践的启迪下我们新青年将要在纪检监察道路上踔厉奋发,履践致远。
白天昊
2024级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本科生
当真正走进农村深入基层,我才如此深刻地认识到实地调研的数据不会在臆想中出现,亲身实践的成果无法在教室里获得。村民们淳朴而热情,用带着口音的话语向我们讲述对国家反腐政策、数字监督平台等最纯粹的理解,令我感动而难忘。未来,希望能继续跟随老师进行后续的研究与探索,真正理解国家政策与农村基层的互动,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实践经验。
王嘉豪
2024级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本科生
此次甘肃基层调研,让我透过纪委数字监督平台这扇窗,真切触摸到中国政治的基层脉络。技术赋能让权力运行变得透明,而最打动我的,是村民谈起监督平台时眼里闪动的光——那是一种被尊重的踏实感。俯身向下,方能读懂中国。这次经历让我坚信:只有贴近泥土,才能感知这个时代的温度与真实。
柴馨雅
2023级国家监察学硕士研究生
此次定西调研,于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理论落地”之旅,它将书本上抽象的纪检监察理论与鲜活的基层治理实践紧密连接。元古堆村与后地湾村的脱贫攻坚经验让我深刻体悟到党的自我革命思想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作为一名国家监察学研究生,这段调研经历让我心中的使命感愈发清晰而厚重。过去在课堂上汲取的知识,如今有了实践的“参照物”与“检验场”,也让我更加明白“学以致用”的深层意义。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