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爱的种子 收获爱的果实——烟台理工学校李赞荣老师专访
1988年7月,他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炽热向往,踏入莱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烟台理工学校的前身之一),开启育人篇章。1996年,他又毅然从8年驾轻就熟的数学教学领域转型,以电子技术教师的身份,开启全新的教育历程。36载岁月,他宛如一位执着的教育行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奋进,于电子技术的浩瀚海洋潜心探索,以工匠精神为楫,在学生心湖播撒爱的良种,终在岁月的河床收获成功的喜悦。他,就是烟台理工学校的李赞荣老师。作为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在职教大军中看似平凡无奇、多年默默前行的他,正宛如夜空中一颗与众不同的星辰,散发着专属的光芒。
一、爱岗敬业,初心如磐育匠才
上世纪90年代,专业教师紧缺是职业教育的普遍问题。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从事本专业教学得心应手、轻车熟路,工作压力相对较低,但当学校需要、学生需要的时候,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改行电子技术教学。从略懂到精通,直到专业领军人,其中包含的不只是岁月的沉淀,更多的是充满挚爱的付出。
“那时候,身边很少懂得电子技术的人员,教师当中就更加寥寥无几,要想弄明白所要讲授的课程主要靠自学,一旦遇到难以明白的问题就到处拜访师傅,本市的大部分电子技术从业人员都成了熟人,也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这也给学生实习就业带来一些方便,许多的学生实习和就业就是通过这些关系安排的。”忆昔当年,李老师平静的语气里不乏自豪与欣慰。
教上专业课,他才知道,难处还不只在于研究理论,关键在于学会实践。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他就主动给师生维修电器,久而久之,他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电器维修的“义务服务员”,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既让老师和同学们得到实惠,又锻炼了自己的操作动手能力,提高了技术技能。随着技术的不断长进和成熟,他又自觉担负起本学校本专业的建设工作,成立学校家电维修服务部,建立电器维修工作室,并且带领学生开展义务家电维修服务活动,甚至经常深入社区以及边远山区进行义务家电维修服务活动。同时,他还牵头成立了学校科技协会,并且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科技活动,曾被评为莱州市“优秀科技协会”。
二、爱生如子,春风化雨润心田
李老师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慈爱的面孔。
担任20多年班主任,他的班级经常评为模范班级和先进班级。班级中弱小的学生总是能得到呵护,有困难的学生总是能得到照顾,有好多次学生晚上在宿舍生病,得知消息时虽然已是半夜熟睡时刻,但他立刻赶到学校接上学生马不停蹄地把学生送到医院,再困再累也要陪学生看完病,直到学生情况稳定下来再陪学生回校。
有一次,隔壁班学生下晚自习崴了脚,班主任不在校,正准备回家休息的他见状毫不犹豫地把学生送到医院,然后联系学生家长,等学生家长赶过来又与学生家长一起照顾学生,等到回到家已经是一点多钟。
他更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经常找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学好技术技能。2011级姜浩杰同学,初中学习成绩较好,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觉得很失落,李老师经过家访了解了情况,回校多次找到该生鼓气,并指导他参加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获得了好成绩,最后考入了理想大学,开启了青春新篇章。
三、好学不倦,砥砺深耕促成长
这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教师,每年的假期培训学习,他总是积极报名,电子技术国家级培训以及省市级培训多次参加,“新工科”“传感网”“智能控制”等新技术培训总是首当其冲。
通过自学,李老师考取了家电维修工高级工资格、取得技师资格、取得家电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并受聘担任本市家电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制冷工培训教师资格并多次对全市制冷工进行培训、获得ESB国际认证的创新指导教师资格并指导学生创新大赛屡获殊荣。
刻苦的学习,换来的是个人技术技能的提高,换来的是学校的显著荣誉,他曾风趣地把自己的名字拆解为“赞美荣誉”,也许在他心里,个人和集体已经是一荣俱荣。
近5年,他还积极研发教学教具,4次在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获得1次全国三等奖,1次全国优秀奖,2次山东省一等奖,多次山东省二等奖,被莱州市总工会评为“莱州市十佳科技创新标兵”及“五一劳动奖”,被莱州市委宣传部、总工会、科协、科技局评为“莱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多次被莱州市教体局、科协评为“优秀科技辅导员”“莱州市十佳科技辅导员”,还获得烟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先进个人,山东省“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烟台市小小发明家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本着“发挥专业特长,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原则,他刻苦钻研电子技术,研发电路及产品十多项,其中3项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校内积极推广科技创新工作,主持成立的“烟台理工电子创客”创新平台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四、精研覃思,矢志不渝探精微
李赞荣爱钻研电子技术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
李老师的爱人还清楚的记得当初刚转型教电子技术时,为了能够掌握好家电维修技术,他从亲戚家淘来一台报废的电视机,通过半年的时间把它的电路摸索得清清楚楚,把每个坏了的电子元件都进行更换,使电视机能够正常工作,画面也清晰声音也大,过年时亲戚来串门,喜欢的不得了,又给抱回去了。
凭着这种钻研精神,他的电子技术水平不断长进,越是别人修不好的电器,他偏要接手,在别人看来“自找麻烦”,他却知难而上,久而久之练就“没修不好的电器”的手艺,成了人们心中的土专家。许多校外人士遇到电子技术难题也会慕名而来,请他解决问题,他总是能够把问题完美解决。
某企业的一个大型自动上料机坏了,因为没有电路图,找了许多维修工都没有找出问题,只好闲置不用,占地碍事,弃之可惜。企业老板偶然听说理工学校有个李老师,就通过朋友联系上他。李老师也是第一次维修这样的机器,但是凭着对电器线路的深入研究,对电器工作原理的透彻理解,只用了一小时就摸清了电路结构。通过对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他发现有一处传感器的用法不合理,改正了此处传感器的接法后通电试机,机器轰轰地运转如新,故障就这样排除了!
企业保障部负责人惊讶之余,给他报酬,他坚决不要,向他讨教,他倒不保守,把自己的心得细细道出:“(电器)没有电路图的,一般的维修工只能去查找故障元件,错了!还是得先摸透电器工作原理,做到心中有图,排除故障才会得心应手。”
五、创新求变,敢为人先辟新径
李老师爱创新是烟台理工学校师生公认的。自从2008年,他研究发明的发射二极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从此一发不可收地在应用创新之路上愈行愈远。
2011年,他又研发了一种“跳闸应急灯”,把这种“跳闸应急灯”安装于电闸上,能够在电闸跳闸后自动点亮LED灯具,为跳闸做指示作用和应急照明作用。本作品参加第26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二等奖。
2011年暑假,李老师去中国海洋大学培训学习,虽然他在参训学员中是长者之一,但是学习热情却是最高的。恰好当时他正研究制作一款“无待机电流的电子开关”,于是借这个机会向大学教授请教,但教授却说,这个设想好像不能实现,因为这不合常理,电子开关必须要有一个保持电流——待机电流,否定了他的想法。然而,他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去研究,终于“无待机电流的电子开关”设计成功了,这种开关能够彻底关断系统电流,开机时又能够通过微动开关提供的小电流打开开关,这样就能够为大多数电器节约下大量待机损耗电能,为社会做更多贡献。2012年,该项目参加第27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一等奖。消息反馈回海大,教授深表钦佩,并把此事作为案例主动分享给后来的培训班学员。
2013年,他辅导学生的三个作品“台式电脑节电开关”“百路流水彩灯控制电路”“节能指示灯”都在第28届烟台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省赛中获得3个三等奖。2014年,研发一种“带触摸延时开关的电烙铁”,参加第29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二等奖。2015年,他开始研究利用数字电路进行调速调温调光控制,研制出“一种调速调温电路”,并且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依托该项专利技术又研制出“墙壁调光开关”“电风扇遥控调速器”“间歇式调速器”等作品,其中“间歇式调速器”参加2016年第31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辅导学生作品“电风扇遥控调速器”参加2016年全国“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山东省一等奖。2017年研制一种“塔机操控系统”,并且成功应用于当地某建筑部门的一个塔机上,试运行并多次改进后,指导学生作品“新型塔机控制系统”参加2017年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本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同一项目参加烟台市“小小发明家”创新大赛获得高中组金奖,本人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参加第32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
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过来请教经验,看到的总是他不知疲倦的忙碌身影,他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教学满工作量的同时兼任学校科技辅导员。在“烟台理工电子创客”创新平台被评为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学校专门为他成立了创客工作室,添置工具、设备让他的创新工作如虎添翼。不单是本校师生得到指导与帮助,周边学校师生也能近水楼台。2018年,他指导莱州一中学生作品“自行车自动变速器”参加第33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同年,该作品被选送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创新大赛活动,获优秀奖。
近五年,李老师指导学生以及本人智创作品参赛,成果呈“井喷式”增长。
2019年,辅导学生作品“智能设备电钢琴键盘”参加“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本人“汽车电气线路故障演示器”参加第34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2020年,第3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鲁兹前照灯电路模拟仿真示教板”获得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微波真空速干箱”项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山东赛区)初赛一等奖。
2022年,指导本校学生单泓举创作“智能药盒”参加第36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
2023年,指导学生两个项目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省赛二等奖和三等奖;指导学生研制“加一法电池均衡管理器”参加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
……
六、传承有道,倾囊相授谱新篇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他心怀热忱,执着于技术技能的传承大业,一心渴望将自身所学倾囊授予青年教师与莘莘学子,只为培育出更多能在时代浪潮中崭露头角的技术人才。
由他主持的烟台理工电子创客创新平台,可谓是人才济济。其中不乏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高级讲师,然而,更让他得意的是那些朝气蓬勃、充满无限潜力的青年教师。他精心设计培训计划,从基础理论的夯实到实践操作的打磨,事无巨细,皆悉心指导。在他的引领下,青年教师们仿若置身于技术技能的成长快车道,创新思维也如灵动的火花不断碰撞、绽放。他们在各类创新大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屡获佳绩。王旭亮老师在“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过关斩将,荣获山东省一等奖,韩彩霞老师于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举斩获优秀科技辅导员和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两项殊荣。这些闪耀的成绩背后,都离不开他的默默耕耘与精心培育。
每逢寒暑假,别人休憩放松,他却依然坚守在教育传承的一线。暑假期间,他积极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习前沿的“新工科”技术,一场场知识的盛宴在校园里悄然展开。他亲自备课,将复杂晦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课程内容,带领师生们探索未知的科技领域。寒假里,又马不停蹄地组织平台成员钻研“智能控制”技术,从晨曦微露到夜幕深沉,他与成员们一同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其间,有个学生找借口想要请长假,说家里电脑坏了,实际上是心生退缩。“看破不说破”的李老师得知后,二话不说,搬来自己家中的电脑,送到学生案头,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期许:“孩子,设备不叫事,不应该成了你学习的阻碍。”这下子,学生可感动坏了,回家就跟爸妈表态了:“啥也不说了!冲俺李老师俺也得乖乖学。”这份无言的感动与敬意,恰是他无私奉献、倾囊相授的最好见证,也谱写着教育传承的崭新篇章,激励着更多师生在技术技能的学习之路上砥砺前行。
李赞荣以爱为笔,以责为墨,在教育的长卷上绘就一幅绚烂而深沉的画卷。他用 36 年的坚守诠释着职业教育的真谛,其爱心与奉献如潺潺溪流,汇聚成海,润泽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梦想彼岸,也为职业教育的浩瀚星河增添了一抹璀璨而永恒的华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精神必将继续照亮无数追梦者前行的方向,续写更为动人的职教故事。(完)
供稿:赵福
编辑:周全
审核:邓永军
终审:张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