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热烈祝贺
盘山县被教育部认定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辽宁首批!
盘锦首个!

2025年3月1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的通知》教督函〔2025〕3号,经过资格审查、质量监测、社会认可度调查、指标审核、核查评估等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程序,盘锦市盘山县被认定为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盘山县以“公平优质”为核心,掀起了一场教育变革的浪潮,从“全省首个基础教育强县”到“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再到如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书写了县域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01
破局:战略布局
点燃教育均衡的燎原之火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更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盘山县锚定优质均衡目标,将教育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列为“头号民生工程”,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抓总、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镇街共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攻坚格局。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专题会议65次,出台配套政策文件50余份,县四大班子领导开展专题调研54次,27个瓶颈问题逐一突破,从校园建设到师资调配,从城乡联动到智慧赋能,每一项决策都体现了“适度超前”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盘山县以教育公平为支点,撬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跨越!
02
筑基:重金投入
打造教育硬实力的钢铁长城
真招实策为教育铸魂,真金白银为教育筑基。在促进均衡发展方面,盘山县始终坚持学校标准化建设、优质学校挖潜扩容、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育管理人才储备等多措并举,近年来累计投入超20亿元,协同实施学校艺体综合楼建设、运动场地现代化改造等重点工程,做到了村村通校车、班班有空调、校校建艺术体育活动场地。域内17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配齐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建设了智慧教学管理平台,更新了理化生、体音美等功能室的设施设备,学生饮食、饮水、卫生、交通等各领域保障全面过硬,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式提升。尤其针对学龄人口变化,盘山县科学调配教育资源,将全县17所义务教育学校分别纳入3个教育集团,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政策,52.9%的骨干教师主动奔赴农村,城乡名优教师比例实现1:1的完美对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学子共享同一片教育蓝天!
03
攻坚:城乡一体
打破教育壁垒的深度求索
在盘山,教育的边界正在重新被定义!通过“集团化办学”“融合办学”等创新模式,推动城区优质校与农村薄弱校“结对联姻”,实现师资、课程、设施的全面共享。实施“教育信息化2.0”工程,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县各校信息化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率、师生计算机配置率达、网络多媒体教室配备率、校园互联网覆盖率、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均达100%,建成智慧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城乡共享。295套智慧黑板点亮课堂,640间智慧教室构建起“云端教育矩阵”,让农村孩子也能同步触摸未来。“城乡一体化”成为一把利刃,斩断了教育不均衡的陈旧枷锁。目前,盘山县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远低于国家标准,校际差距几近于无,城乡教育资源的物理距离与心理隔阂逐渐消弭!这组震撼数据背后,是盘山上下的联动发力,是经济下行压力下亿万教育投入的精准滴灌,更是“以城带乡、城乡共进”的生动实践。
04
创新:模式突围
书写教育改革的时代答卷
作为魏书生教育理念的发祥地,盘山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学生全面发展新高地。发挥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资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样化育人载体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盘山基因,因地制宜打造办学品牌。县实验学校的“五育并举”、得胜学校的皮影戏进校园、胡家学校的民乐与足球特色课、东郭学校的“湿地讲堂”……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双减”任务的时代背景下,盘山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大力实施“一校一品一特色”和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形成了包含“德行盘山”德育实践课程、“启慧盘山”智育实践课程、“活力盘山”体育实践课程、“大美盘山”美育实践课程、“乡土盘山”劳动实践课程在内的“五育”课程矩阵。多所学校相继摘得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等荣誉称号。2024年,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会、培训会相继在盘山召开,全省41个县区教育负责人齐聚盘山,学习先进经验。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地区教育硬件的飞跃,一个地方对教育人才的极致尊重,更看到了一个县域深挖内涵、深度求索,激活教育质量的澎湃动能。
盘山的实践证明:教育均衡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庄严承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这座辽河之滨的县城,正以磅礴之力诠释着“教育公平”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