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贾倩颖 2024年11月,南开大学“2024年学生年度人物”重磅揭晓。10名南开学子(含团队)脱颖而出。从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从国际赛场的文化对话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一线,南开学子以多元姿态回应时代命题,诠释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深刻内涵。 聚焦国家战略 勇攀科研高峰 ![]() 药学院2022级博士生覃陆宁 恶性肿瘤的疯狂增殖与致命威胁,始终是人类医学的重大挑战。南开大学药学院2022级博士生覃陆宁自入学以来便针对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和诊治策略进行研究,发现了维生素D抑制肝癌血管生成拟态的新机制,并基于该发现提出维生素D联合抗PD-1新疗法,为癌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见解,成果登上医学一区杂志《诊断治疗学》封面文章。 在此基础上,覃陆宁所在团队研发的AccRate药敏检测技术,通过“药物作用第一性原理”为患者筛选最优靶向药,避免无效治疗带来的身心损耗。该项目斩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4年,覃陆宁团队探索蛋白质酰化修饰对肿瘤行为的影响,为理解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诊治提供新线索。 ![]() 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粤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张粤在结核病研究领域同样成绩斐然。在结核病高发地区长大的张粤,带着“破解病原体密码”的信念加入学院贡红日教授课题组。在长期的研究中,课题组揭示了结核分枝杆菌ATP合成酶的工作机制、贝达喹啉的作用机理及其抑制人源ATP合成酶活性的分子机制。作为团队中唯一的本科生,张粤协助课题组进一步补充实验成果,并不断地进行基因敲入、基因敲除实验,反复调整细节,助力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自然》)上发表重磅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对于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科学学院2022级博士生孔君 ![]() 软件学院2020级博士生隋轶丞 这一年,南开学子不仅用科学利刃守卫人民健康,还在国家战略最前沿开疆拓土。物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孔君在极端条件下材料的物理性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他参与设计出了世界首个毫秒内可施加百万大气压的加压与测量系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物理学顶尖期刊上发表了此项成果。软件学院2020级博士生隋轶丞参与两项有关“算力难题”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平台拓荒研发,参与攻克AI计算技术壁垒,发挥国产超算平台的强劲实力与巨大潜能。他参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合作项目,解决5G核心网络运维需求,研究成果在广东移动落地应用。这些青年科研工作者正以创新突破回应国家战略需求。 国际舞台 唱响中国声音 ![]() 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音乐会现场 2024年7月10日,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在新西兰奥克兰隆重开幕。这场由德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办,堪称合唱界“奥林匹克” 的顶级赛事,吸引了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支合唱团,角逐冠军赛与公开赛两大类别、28组比赛。凭借出色表现,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一举斩获比赛情景民谣组与成人混声组两项金奖。 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成立于1995年,这支由各学院在校生组成的团队始终坚持创作和传播带有中国风格、体现中国文化的作品,在世界合唱比赛的舞台上传播中国之声。合唱团先后获得30余项国际赛事金奖及金奖冠军,曾连续六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为征战此次比赛,合唱团提前一年精挑比赛曲目、精心筹备,赛前更是开展了为期10天的高强度集训。 7月11日,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作为情景民谣组比赛首支出场队伍,深情演绎了《版纳音画组曲》,将我国的民族团结史诗生动展现,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7月12日,在成人混声组合唱比赛现场,合唱团更是将《Autumn》的静谧、《狂欢节》的热烈、《小河淌水》的清新、《雪域向往》的壮阔诠释得淋漓尽致。未来,南开大学合唱团将持续闪耀世界舞台,让南开声音、中国声音传向更远的地方。 扎根大地 书写时代答卷 在实验室与国际舞台之外,另有一群南开学子扎根大地,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贾辰庚 ![]() 医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宋佳龙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贾辰庚先后奔赴10省,组织15项社会实践,开展理论宣讲超100场,录制20余门思政微课上线人民公开课,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锤炼本领。过去一年,他依托南开大学“重走长征路”大思政课协作共同体开展实践活动,所在团队获评“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优秀团队”。医学院2023级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宋佳龙,踊跃投身宣讲健康知识、教授急救方法等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300小时。同时,聚焦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痛点,他与师生跨越3000公里,走访居民社区,与各级卫健委、医疗机构座谈,调研天津市及四川省医联体建设情况,完成万余字报告,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建言献策。 ![]() 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阿米尔江·阿力木 在民族团结的最前线,商学院新疆籍学子阿米尔江·阿力木架起连心桥。他助力创建“石榴花开”工作室,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发展需求,积极对接就业资源。同时,带领多民族实践队建设“商青服务青年共同体”实践基地、拍摄高质量公益宣传片,服务家乡发展;带领团队深入庄浪县直播助农,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担当奉献 在服务中锤炼本领 校园大舞台上,青年学生工作者们也在展现着别样担当。 ![]() 金融学院2021级本科生郭泽宇 金融学院本科生郭泽宇夯实专业基础,连续3年获国家奖学金。在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期间,郭泽宇关注同学们的发展诉求,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推动问题有效解决。为促进校园生活融入,他组织“一周friend”“奥运冠军校园行”“梨棠春荟”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此外,郭泽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组织开展“琢玉计划”成长训练营,培养学生骨干200余人,相关活动荣获全国学联精品项目。 ![]() 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程炜伦 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程炜伦踏实学习知识,31门课程满绩。他身兼学业朋辈导师与学生干部双重角色,彰显青年作为。作为学业朋辈导师,他组织数学建模经验分享会,担任“数学分析Ⅰ”“复变函数”等5门课程助教,累计辅导学生近千人次。作为南开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程炜伦带领团队开展54项活动,3年来服务同学上万人次。作为联系服务青年协调工作组成员,他更是牵头完成234份提案调研,推动9次职能部门座谈会,所在工作组获评全国高校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精品项目。 |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