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2025年云南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成果展示活动在昆明学院洋浦校区体育综合馆盛大启幕。来自全省14个州市的45支中小学队伍、1653名师生齐聚春城,共同见证这项覆盖边疆地区及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教育惠民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次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主办,昆明学院、云新闻客户端承办。作为云南省政府2025年"十大惠民实事"之一,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通过"省—市—县—校"四级联动机制,三年来累计选派6089名高校师生下沉一线,建设81个音体美名师工作室,培训当地教师3405名,举办超过2.3万次社团活动,组织3003场体育比赛和艺术展演、794场运动会和艺术节,惠及学生超10万人次。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赵德荣在致辞中表示,实施“浸润行动计划”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五育并举”、补齐薄弱地区教育短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浸润行动计划”深度融合云南民族特色,以云南大学对口支援景洪市为例,师生们深入8个世居民族村寨,开发73门非遗课程,建设48个民族社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教学。昆明学院创新实施"1+N"帮扶模式,在河口县帮助每所驻点学校组建运动队和艺术团,确保学生至少掌握1项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育人成效。
浸润行动计划的实施,一方面为沿边县及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镇中小学生带去了鲜活的课堂、有趣的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素养和体育兴趣;另一方面涵养了派驻师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实现高校大学生与乡村中小学生的双向“浸润”。
开幕式上,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赵海燕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作为美育浸润计划的参与者,赵海燕深刻体会到艺术不仅是技能,更是治愈心灵的桥梁。"在边疆学校,我们用国画、版画和民族绘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引导他们通过创作释放情绪。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比付出更多的感动,也坚定了用艺术传递爱与希望的使命。"
来自德宏州陇川县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黄紫淇动情分享:"支教老师们翻山越岭为我们带来专业指导,让我们学会了投篮、唱响了景颇族民歌《景颇娃》,更懂得了‘运动是最好的成长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除了篮球、合唱、舞蹈、朗诵等赛事外,还在昆明学院展览馆特别设置了"小学生艺术作品展",展出来自45个县(市、区)的270件绘画、书法、手工优秀作品,该作品展将同步在云新闻客户端“体美浸润彩云南”网络专题同步展播,沉浸式输出云南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教学成果,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艺术的热爱。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孙海平介绍,本次展出的优秀作品是从近700件作品中遴选出的,从展出作品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对乡土的深厚情怀,也可以看出孩子们通过浸润行动计划在心中埋下艺术的种子,希望未来能够生根发芽结出丰硕果实。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20余场校园开放日主题活动,同步开放陶艺体验、武术小课堂、科普实验等互动体验活动,让来自各受帮扶县的学生沉浸式体验“体育美育浸润”的内涵。7月25日的闭幕式上将举行首届云南省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成果汇演暨颁奖典礼。
发布教育权威信息,解读教育最新政策,展示教育新近成果,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回应社会民生关注——“云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教育新闻、领导讲话、文件通知、政策解读等新闻和政务类信息发布。关注办法:微信平台搜索公众号“云南省教育厅”,或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邓永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