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普通高中“同质化”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与抓手。今年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再次提出,统筹推进市域内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即日起,青岛市教育局官微推出“解码青岛特色高中样本” 专栏,聚焦展示我市省级特色高中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胶州市实验中学于1988年建校,秉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民族社会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和“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教育理念,以“养家国情怀,育卓越人才”的育人目标,牢记“做有骨气的新时代中国人”这一铿锵校训,营造“团结、文明、朴实、进取”的优良校风。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创建先进科研单位等国家级荣誉五十余项;获评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特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等省市级荣誉。学校党委多次荣获胶州市教体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科技特色兴校实验精神育人
天象馆内,动态投影的恒星、行星轨迹徐徐展开,仿佛伸手就能触碰星辰,学生沉浸式“追星”,了解宇宙起源、星体运动规律;体育馆里的趣味纸飞机挑战赛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他们调整纸飞机的翼型和重心,使其在飞行中获得更大的升力和稳定性;校园AI科幻动画创作比赛中,学生用编程的方式将物理知识融入模拟的星际航行场景,感受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奇妙……这样有趣的场景时常发生在青岛胶州市实验中学校园里,也正是这些丰富的科学体验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点亮了他们探索科学的梦想。
特色引领,
建设物理教育教学高地
“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为无人机避障提供了高效的计算框架,尤其在实时轨迹预测和路径规划中具有重要价值……”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应用广泛。胶州市实验中学物理学科教师设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无人机避障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案例,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常见的无人机避障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知并理解物理原理。
胶州市实验中学充分发挥物理学科建设高地在区域内的辐射引领作用,以学科研讨会、跨校跨区域教研、经验交流会、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向青岛各区市及周边学校推广教学模式和教研成果。
课程融合,
构建科学特色育人生态
构建融合型课程体系是胶州市实验中学建设科学特色高中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抓手。学校充分利用省级物理学科基地和市级语文、数学、物理、历史、生物学科基地的优势,推进课程深度融合,系统构建科学特色育人生态。
学校构建的融合课程不是简单的课程叠加,而是注重平衡“惠及全体”与“特色发展”的关系、注重促进科技与人文有机融合、注重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贯通,着力培养具备深厚人文底蕴、厚实科学素养、开阔国际视野、出色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学生”。以物理学科为主体搭建《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等6门特色校本课程,融合综合实践与社团活动开发跨学科课程体系,同时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开设《基于党史的红色历史教育》《历史中的数学文化》等校本课程。
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已形成以单科拓展、多科交叉、项目融合为特色的课程群,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和课程类型,注重跨学科内容整合,科学与人文并重,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为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提升育人品质提供了强大保障。
多元平台,
系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多渠道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学校科学特色。
胶州市实验中学开设创新发明社、摄影协会等近30个兴趣社团,定期开展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积极开展“看一看”《智慧中国》、“听一听”专家讲座、“访一访”职业前辈、“讲一讲”工匠精神、“做一做”课题研究五个一活动,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青岛市科技馆,利用各类仪器设备,模拟各类自然现象,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奥秘;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胶州分局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将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用于大气颗粒物监测等实践活动,开展科学探究,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胶州市实验中学积极拓展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开展走进名校、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进高新企业等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科研氛围中,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学校与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青岛名师培养工程数理化学科融合研究基地,成功开展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探索;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创新创造教育“燎原计划”基地校,与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协会共建先进材料科普基地,实施情境化教学。学校积极对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聘请专家到校指导,提升学科建设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形成协同育人良性机制。
供稿 | 基础教育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胶州市教体局
来源 |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