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戏水成为青少年消暑的热门选择,但风险隐患也暗藏其中。每年因为溺水引发的生命悲剧,不仅给很多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更一次次敲响安全警钟。
当下,各地创新工作思路,以科技手段让防溺水工作更精准高效,可圈可点。比如,重庆合川运用科技手段,探索“空地协同”模式,启用“摩托车巡逻+无人机”,大幅提升了宣传覆盖面和危机处置的及时性。广西在防溺水宣传中创新融入科技元素,以科技感十足的形式,让防溺水知识入脑入心,同样值得点赞。
防溺水绝非单一主体的“独角戏”,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不能置身事外。从日常引导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到提升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从建立家校共育防护联盟,到督促家长加强学生监管……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协同发力的工作思路。也唯有如此,才能织密防溺水的防护网。
防溺水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落细各项措施,让青少年远离溺水威胁,平安度夏。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6月24日01版,原标题《扎扎实实做好防溺水工作》
本文作者|杨三喜
图片制作|李下惠
责任编辑|王佳实
今快评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