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编制T/CESA 1395-2025《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指标与方法》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研发的“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面向北京市各校免费开放使用。
01
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指标与方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随着大模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和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大模型标准化建设,支撑教育大模型测试场建设工作,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编制并发布了团体标准《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指标与方法》。
该标准充分考虑基础教育特色和教育教学规律,编制过程中汇聚了近30家教研、教学机构以及教育企业等多方力量,经过广泛调研与深入研讨,确保标准体系更符合教育教学需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该标准确立了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指标,规定了评测要求和评测方法,包括教育专业、教育应用和安全性3个一级评测维度、9个二级评测维度、9个三级评测维度和59个典型任务,适用于模型提供者、应用服务者和应用消费者等对基础教育大模型能力进行评估与测试,也可为基础教育大模型的设计、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该标准为相关企业明确了技术方向与合规路径,推动行业向规范、安全、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该标准为“北极星”基础教育大模型评测场(即将上线)的建设提供了依据与支撑,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基础教育大模型产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升应用效果,也可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平台等提供统一的选型与评估依据,促进优质产品的落地与大规模应用。
02
自研“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面向北京市各校免费开放使用
模型介绍
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由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是国内首个紧扣新课标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大模型,填补了教育大模型领域对专业课程标准深度理解与建模的空白,显著提升了大模型对教育规律的适配能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智能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以新课标知识体系为核心贯穿研发全流程,创新性地采用知识体系指导数据构建与知识注入基座模型训练相结合的研发路径。在知识体系指导数据构建方面,依托新课标下的学科知识结构、核心素养要求与关键能力指标,系统整合教材、教辅、试卷、习题、教案、答疑等多元教育资源,构建高质量、结构化的训练数据;在知识注入基座模型训练方面,针对核心教育需求,采用继续预训练、指令微调和直接偏好优化相结合的训练路径,实现了模型对课程标准内涵的深度理解与教育任务偏好的有效对齐,显著提升模型在真实教学场景中的适用性、专业性和生成效果。在性能方面,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在教育专业能力与教育应用能力的全面评测中,于同等规模(14B参数量)大模型中综合表现排名第一,提升超过8.6%。
模型使用
基于上述技术优势,结合高质量题库,师承万象基础教育大模型已封装成一体化应用系统,面向北京全市各学校免费使用。该系统推出智能解题、智能答疑、智能出题、教案生成、智能批改五大智能助手,精准对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助力教师减负增效和学生高效学习:
智能解题助手在输入题目或上传题目图片后给出题目的准确解题思路和答案。用户还可基于结果进行追问,进一步交流;
智能答疑助手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与引导,聚焦课后辅导场景,实现问题解析与启发式答疑;
智能出题助手基于用户给出的出题要求可自动生成情境式题目,覆盖新课标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
教案生成助手兼容多种教材版本,支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帮助生成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案;
智能批改助手基于用户作答图片自动识别并框选每道题目,逐题进行智能批改。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了解大模型
具体使用方法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