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音之夜
科技与音乐碰撞出火花
每一次律动,奏响着创新的华章
交融间,开启独一无二的视听奇旅
一同来了解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2025届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电子音乐方向)本科生优秀毕业作品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电子音乐方向)是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学科方向,本专业紧跟社会需求并与国际接轨,强调传媒音乐创作综合性强的优势,以教授电子音乐、影视游戏音乐以及流行音乐、计算机交互音乐等全传媒领域音乐创作与制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具备计算机音乐技术、现代音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音乐前沿技术的复合型高级音乐创作人才。
制作人:孙睦涵
指导教师:王铉
节目简介:
聚焦于行人的瞳孔,黑夜般寂静的黑色下,滚烫的我们正野蛮生长,伴随着电子与民乐,反复迭起的声响下,心中的红日终将冲破嘈杂的迷雾,破晓于大地尽头。
制作人:陈冠宇
指导教师:王铉
节目简介:
《花影》是一部以西域丝绸之路为灵感创作的作品,融合了管弦、民族乐器和电子音乐元素。
作品以花为魂,承载着万千意象——坚韧、繁华、交融、逝去与新生,创作者邀请听众步入这条光影交织的时空音像走廊,感受花影中那些永不凋零的绚烂画面与声音回响。
制作人:冯伊承
指导教师:王铉
节目简介:
Nightroamer,一段夜行者的旅程,在暮色中悄然行进。踏过河流的余光与古树的低语,穿越迷失之径,追逐流动的梦影与闪烁的信号。自然的静谧包裹着他,荆棘划过衣角,枝叶回响步伐,他在黑夜深处倾听、感知、游走。
这首歌如同一首夜的诗篇,在黑暗中探寻微光的细腻情感。夜行者不是逃避光明的人,而是懂得在暗影中温柔行走的灵魂。他拾起散落的希望,编织梦的庇护所,在沉默与柔风中继续前行。
制作人:盛思源
指导教师:王铉
节目简介:
《⽇晷》以中国古代重要的物理仪器-⽇晷为灵感,古⼈以⽇晷观测⽇影长短、判断时⾠,其原理基于太阳⾼度⻆与影⼦的对应关系。本作品以“初晷、正晷、斜晷、沉晷” 四个⼤段落以及—个独⽴的outro段落展开,模拟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全过程,影⼦由长⾄短再延伸⾄消失,最后又回归极静,预示新的轮回,映射出阴阳消长的⾃然节律以及作品中“以影测时”背后的深层哲思:时间,从未停歇,只是轮回。
制作人:郭智懿
指导教师:王铉
节目简介:
二十岁,是一个迷茫的年纪。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我们不断的试错,会遇到挫折,尽管摔倒,我们仍然重新站起来,一次次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制作人:李兰若
指导教师:王铉
节目简介: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使用大量壮族人声采样,以音乐形式描绘“三月三”歌圩节的热闹场景。
作品前半部分以传统乐器写作为主,选用民乐“曲笛”作为主奏乐器,并融入壮族民歌采样,展现出悠久韵律;后半部分将电子音色与传统乐器及壮族人声采样进行融合,表现出时代变迁带来的冲击与和谐。作品整体通过前后段音色的融合与对比,以及对声音的电子化处理,让传统音律在数字声场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将听众带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旅程。
来源|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邓永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