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问道不止
披荆斩棘,步履铿锵
恒心砥砺迎挑战
奋楫笃行书华章
征途漫漫亦灿灿
未来皆可盼
闫昱彤,中共党员,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未来合伙人”创新实验班成员。在校期间担任学院党务部部长、山东财经大学报采编中心主任。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荣获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高教杯”大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省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三等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金奖等荣誉奖项。现已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录取。
鸿鹄高翔,奋楫争先
“考研逐梦,坚定启航,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谈及为何决定考研,闫昱彤坦言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在她看来,当下就业竞争激烈,研究生学历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为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还能让自己接触到更多优质资源,继续在专业领域深耕。决定考研后,闫昱彤综合地理位置、学科水平和实践机会等因素,将华东师范大学定为目标院校,其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在学科评估中为A+,排名全国第三,实力强劲。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增加上岸几率,从大二起,闫昱彤便着手申请香港的研究生作为保底。为增强个人竞争优势,她持续提升自身软实力,努力提高绩点、备考雅思、积极参与实习实践等。多手准备虽辛苦,但也为她的未来增添了更多可能。
在决定考研与申请香港研究生“两手抓”后,闫昱彤便开启了忙碌而充实的奋斗之旅。她深谙“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即使在周末,她也坚持学习雅思和奔波于各类实践活动中。在闫昱彤看来,考研和留学申请相辅相成。雅思备考中锻炼的口语能力助力她在复试口语考察中脱颖而出;丰富的实践经历让她对学业和职业发展有了更多思考,这让她更加坚定报考本专业的决心,也为她的考研复试增添了光彩。
谈及备考经验,闫昱彤表示,在备考初期她侧重于政治与英语科目的学习,上午坚持背诵单词、进行阅读精读训练;下午则专注政治知识的学习;晚上用于复习专业课程内容。除了常规学习安排,闫昱彤还展开了更具针对性的训练。为了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她准备了不同主题的模板来应对考试;在专业课方面,则报名了针对华东师大的辅导班,跟着课程进度,认真研究院校近十年的真题,对模考错题反复整理、练习。
考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闫昱彤也曾遇到诸多困难。比如,在大一学习现代汉语语法部分时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后期的备考工作带来困难,但她毫不气馁,下苦功夫研读语法,通过分析例句找规律等方法,最终攻克难题,也深刻领悟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备考中期背诵任务艰巨,文科专业需背诵的书籍多达十几本,考试内容又广泛且灵活,尽管压力巨大,但闫昱彤从未放弃,她坚持每本书背诵3—4遍。在备考后期,华东师大突然大幅缩招,招生名额减半,这一消息让她备受打击,一度陷入迷茫,甚至考虑更换目标学校。但是想到自己这段时间的不懈付出,闫昱彤还是坚定信念,选择继续坚持。幸运的是,10月份香港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让她备考后期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最终,闫昱彤成功上岸华东师范大学。她用行动证明,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不懈的努力,便能跨越重重障碍,抵达梦想的彼岸。
踔厉奋发,踵事增华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大学生活中,闫昱彤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局限于书本之间,而是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与各类实践活动中,追随心之所向。
在学生会等团体中的工作经历,让闫昱彤的人际交流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在组织活动、协调各方资源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如何沟通合作、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创赛经历也是闫昱彤实践成长的重要篇章。在“挑战杯”竞赛中,闫昱彤首次担任队长,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项目主题确定后,她面临着时间紧迫和调查对象广泛的双重挑战。为了高效收集信息,她带领团队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然而,困难接踵而至,在设计问卷时,需兼顾不同群体特点;在实地访谈中,又因文化和语言差异与东南亚留学生产生沟通障碍。面对这些挑战,闫昱彤积极应对,她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向专业人士请教,带领团队反复研讨,不断调整、优化研究方案,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此外,为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依据成员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并统筹协调团队运作。每一次方案修改、每一场激烈讨论,都让闫昱彤在沟通协调、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
尽管闫昱彤身兼多项职务并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她也依旧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并成功考取了雅思和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关于备考教师资格证,闫昱彤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备考笔试时,我会借助网络课程搭建知识体系,并通过海量刷题夯实基础;针对简答题、论述题等内容,我建议大家采用‘框架记忆法’,将知识点梳理成清晰架构,边整理边背诵,再通过真题演练强化输出能力;针对面试环节,我推荐‘角色扮演’的方法,提前梳理高中语文课文的授课思路,每天早上可以与朋友在空教室反复模拟试讲,还可以主动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指导。”闫昱彤始终以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到练习当中,用自信从容的状态,将教学热情传递给每一位考官。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当谈及如何兼顾学习、工作与实践时,闫昱彤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她表示:“关键在于抓大放小。我会制定详细计划,合理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笃行践梦,逐光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学之路从不是坦途,而实习实践经历恰似暗夜行路的明灯,指引着闫昱彤在知行合一中探寻成长方向。每一次躬身实践,都是对专业认知的深化;每一回直面挑战,都化作她奔赴理想的底气。
闫昱彤的第一段实习经历始于大一。那时她在蒲公英中文教育在线担任中文教师,面对柬埔寨留学生,她将课本上的理论化作生动的文化故事与传统画作,让汉字教学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这段经历不仅让她触摸到汉语国际教育的温度,也在她心中种下深耕教育的种子,坚定了考研深造的决心。带着这份热忱,闫昱彤走进乡村小学,那里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课堂气氛沉闷,但闫昱彤没有丝毫退缩,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主动提问,用温和的语气引导孩子们思考;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不敢发言的孩子,她给予耐心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逐渐放下心中的顾虑。在这个过程中,闫昱彤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从三尺讲台到文字天地,在校报和大众网的实习经历,同样也为闫昱彤的成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实习期间,她积极参与各类新闻报道和文章撰写工作,从采访选题到撰写稿件,再到反复修改完善,每一个环节她都认真对待。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闫昱彤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会了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深刻的观点,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这些能力,也为她今后撰写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闫昱彤还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服务。她践行“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古训,为学生辅导课业、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带领孩童体验义卖……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她的同理心,让她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心理和需求,在未来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时,她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闫昱彤的实践之路,串联起从知识到行动、从挑战到突破的成长轨迹。她以坚定不移的姿态,用扎实的步履踏出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回望来时路,步履不停歇;展望新征程,初心亦如磐。”回顾大学生活,闫昱彤感慨万千,她感谢学校搭建的广阔平台,那些实践课程与竞赛机会,为她提供了探索的沃土;感激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同窗的并肩奋斗,让她在迷茫时有方向,在挑战中不孤单;更感恩父母始终如一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温暖的鼓励,是支撑她不断前行的底气。这些来自各方的关爱,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闫昱彤的逐梦之路。
面对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生活,闫昱彤充满期待也做好了准备。她计划在研一时充分汲取专业知识,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竞赛和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研二争取前往学校对接的孔子学院,或者在上海的国际学校担任中文教师,在感受不同文化的同时积累教学经验,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也为论文收集更多的素材;研三时,她将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论文的撰写中,并积极筹备未来的职业发展,争取获得更多学术成果。
“往山深处去,见万千风景;向心更远处,寻无限可能。”展望未来,闫昱彤怀揣着成为优秀中文教师的梦想,渴望在国内外的教育舞台上绽放光彩,用专业教学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姐寄语
不要给自己设限,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要尽早规划未来,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相信自己,持续付出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勇敢尝试新事物,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热爱,让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逐梦不停歇,奋进正当时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勇往直前,无畏无惧
星河滚烫,终抵理想
愿你我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