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座雕塑巍然矗立
抗战历史凝结成一幅幅悲壮画卷
学生们变身“历史主角”
在艺术的场景中重现战火硝烟的岁月
将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
“场景式”沉浸“大思政课”暨
“铭刻·传承·新生——抗战精神的艺术回响”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举行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
中国戏曲学院牵头
联合在京8所艺术院校共同承办
来自首都艺术院校及丰台区中小学的
百余名师生代表参与其中
铸造新生:艺术中焕发时代魅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战精神以艺术作品形式实现永续不断地传承、共鸣、回响。“场景式”沉浸“大思政课”将经典红色艺术作品以创新形式呈现,打造兼具抗战历史厚重感和时代吸引力的教学模式,让红色艺术在青年群体中焕发新生。
舞剧《九一八》《庆祝》、京剧《梅兰芳》《节振国》《沙家浜》《我是中国人》、歌曲《二小放牛》《红旗飘飘》《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大思政课”现场,一部部经典文艺作品接连呈现,让抗战精神以生动艺术作品的形式在大学生心头回响,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呈现中实现有机结合。
来自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导演专业的大一学生张梦茹表示:“这是第一次参加沉浸式演出,尤其是现场的环境,让我身心更加投入,同时也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铭刻历史:场景里还原抗战史诗
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南口战役、焦庄户地道战、古北口长城抗战、平西抗日根据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赵一曼、戴安澜、邓玉芬……
经典艺术作品通过还原抗战场景,将一座座抗战遗址、一次次奋起反抗、一个个响亮名字融入思政课的生动讲授中,让历史在课堂中 “活”起来。
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抗战现场,在强烈画面感的冲击下感受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通过“入戏入景”实现“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
传承精神:沉浸式激发情感共鸣
当“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听”“被动看”转变为场馆里的“主动做”“主动演”,回到历史的现场亲临历史事件的发生,进入历史场景中感受战场上殊死御敌的情境,穿梭在历史场域体验人物心境的变化。
强烈的沉浸感让学生们达到对红色历史和经典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理解,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舞动起来、跳跃起来。
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制作专业的大一学生俞嘉航,作为观众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他说:“这种沉浸式的演出还是第一次观看,演出的方式更加亲民,仿佛当年抗战的场景就在眼前,观看的过程当中也激发了我很多创作灵感。”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跳转至栏目合集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yqbjll@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来源:中国戏曲学院、丰台区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