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巍峨 蓝天如洗
这里是父亲曾用赤诚热血“戍守”的边疆
也是他从清华园出发即将奔赴的远方
他是马一铭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
这位“00后”
身上流淌着“老西藏精神”的血脉
心中装着法治强国的理想
他将人生坐标锚定在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
用行动去践行
清华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诺言
让我们一起走近
“清华毕业生去哪儿”系列报道
为你讲述各行各业新一代清华人
铸就国之重器的奋斗故事
军旅淬炼
接过“戍边”父亲的钢枪
出生在河南驻马店的马一铭
儿时只有到了寒暑假才能见到父亲
边疆哨所白雪皑皑
父亲与战友们
在含氧量极低的“生命禁区”
日复一日地戍守边防
正如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台词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马一铭(下)和父亲(上)
作为“军娃”
马一铭从小就明白
父亲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国家
因此
“军旅情”成了他血脉里的烙印
他暗下决心
要追随父亲的足迹
到军队历练自己
刚踏入清华校门的马一铭
被学校的国防教育氛围所感染
无论是退役士兵宣讲会
还是征兵季主干道
随处可见的“好儿女,当兵去”征兵标语
都唤起他内心对军营的渴望
他毅然决定参军入伍
2019年,他如愿成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基地的一名战士
新兵连时期
“清华学子”的身份让他备受关注
但他时刻告诫自己
“既要记得清华,也要忘记清华”
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
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
激励着他锤炼体魄
体能成绩跃升至前列
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战友认可
服役期间
他在72小时不间断的全训考核中
坚守岗位
圆满完成监测任务
他因服役期间表现优异
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年度军事训练优等个人”
马一铭训练照片
两年的军旅时光
让他从青涩学子蜕变为钢铁战士
也慢慢理解了
军人父亲的“缺席”与“坚守”
父亲的爱
藏在每一次分别时的无言守望中
融进每一寸山河的炽热忠诚里
他们生动地诠释了
一家两代兵,报国赤子心
清华求学
从军营硬汉到法学尖兵
历经军营的淬火
重返清华校园的马一铭
积极发挥自己退役士兵的优势
主动参与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
参与国防教育嘉年华
军事文化嘉年华等活动的组织工作
带领同学们了解国防、关心国防
“青春界碑·国土边防”实践活动中
他实地走访了新疆的边防部队
与一线官兵面对面座谈
官兵们“界碑在心中”的赤诚
让他明白报国不是抽象的口号
而是要深耕于具体领域
马一铭参加“青春界碑·国土边防”实践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热爱是最大的动力
出于对法学的强烈兴趣
加之在部队中对法治建设的深刻体会
马一铭作出转系的决定
经过系列考核后
顺利转至法学院
马一铭与同学们讨论
法学院系统专业的学习教育
让马一铭逐渐构建起法治思维
张明楷教授在“刑法学”课堂上的教诲
“心中当永远充满正义
目光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
不仅成为他法学学习的指引
更成为他未来工作的信条
他认识到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
而是要在具体的社会治理中
兼顾规则的严肃性和现实的复杂性
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毕业前夕
马一铭毫不犹豫地
抓住赴藏工作的宝贵机会
“雪域高原既是我儿时的第二故乡
也将是我日后工作岗位上的第一战场”
雪域扎根
做新时代“老西藏精神”的践行者
“西藏海拔高,境界更高”
父亲把青春奉献给雪域高原
也为马一铭点亮了一盏明灯
2023年
马一铭再次回到西藏时
站在拉萨街头
看到更宽阔的道路、更便捷的立交桥
他难掩激动之情
第一时间向父母分享
“西藏变化太大了
交通更发达了”
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
让建设西藏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埋下
马一铭在布达拉宫广场
在西藏工作者中流传这样一句话
“献完青春献子孙”
当父亲得知
马一铭毕业后选择赴西藏选调
他既欣慰又期待
过去的“老西藏精神”
是先遣进藏、扎根边疆的开拓精神
而如今是要在稳定和发展中传承这种精神
变的是建设方式
不变的是家国情怀
对于去西藏工作
马一铭有着天然的优势
他的身体能适应高原环境
心理上也能以藏为家
同时他深知
建设边疆不是单向的奉献
而是在熟悉环境、发挥所长的基础上
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同频共振
在西藏的基层治理中
法治意识的普及和法律人才的缺乏
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的专业所学
能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
马一铭希望未来在工作中
“秉持自强之心、厚德之怀”
多与群众打交道
真正了解西藏这片土地
用自己的法律知识
为西藏的基层治理规范化尽一份微薄之力
马一铭毕业照
从父亲戍边到自己奔赴边疆
马一铭的人生轨迹画出一个同心圆
圆心是“祖国需要”
半径是“个人奋斗”
未来,他将在雪域高原
续写新时代清华人的精彩篇章
各行各业新一代清华人的奋斗故事
将继续为你讲述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