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可以是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也可以是在实验室里孜孜探求、在田野上仰观俯察……青春是一种进行时,它有万般模样。你的青春是什么模样?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张诗怡同学,她让语言成为纽带,让服务闪耀星光,青春,在这份担当与热爱中闪闪发亮。
从投身涉外志愿服务一线,为多国外宾提供专业翻译,到担任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警务外语翻译助理、组织团队完成《外国人来厦签证便利化办事指南》等的英文译本,她在跨文化语境中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她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23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张诗怡。作为2024年度厦门大学“十佳共青团员”获得者,她以过硬的专业素养跨越语言藩篱,用务实行动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交流。
01
“ 语言服务者的意义
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述
更是文化间的交流传播
让真实的声音穿透文化壁垒 ”
孩童时期,出国参加舞蹈比赛的经历让张诗怡的心中播下了学好外语的种子。这份初心随着成长愈发坚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她更加确定深耕翻译领域的信念。
当时,作为冰壶赛事竞赛信息咨询和运动员服务志愿者的张诗怡,通过专业的语言技能保障了赛事信息的及时传递。当瑞士队运动员拉着她学习“瑞士”的中文发音时,当她用英语向时隔十二年再度来华的加拿大教练讲述中国的巨变时……她切身体会到:“语言服务者的意义,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述,更是文化间的交流传播,让真实的声音穿透文化壁垒”。
这段宝贵的经历,让张诗怡在本科阶段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保研至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笔译专业。
▲张诗怡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
在研究生阶段,张诗怡不仅在课业学习中保持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辨明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也在多项专业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三届“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笔译组决赛一等奖、第四届“中译国青杯”学生组一等奖等奖项。她将翻译竞赛看作专业能力的“试金石”和“指南针”,广泛参与儿童文学、法律文本、商务文本等不同领域的翻译比赛,不断打磨翻译能力。
▲张诗怡曾获得的奖学金与竞赛奖项
在日常学习中,除了认真对待每一堂专业课,张诗怡还十分注重自我拓展与积累。一旦读到经典的句型表达,她便会及时记录进自己创建的共享文档中,形成一个简易版的双语对照语料库,随时随地更新。
在参加竞赛前,她根据竞赛文本题材,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表达,深入了解该领域的文本风格。这种“平时积累+专项突破”的学习模式,不仅帮助她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更培养了她在专业领域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习惯。
课余时间,张诗怡的身影活跃在各类涉外服务一线,从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到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从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实习到苏迪曼杯执委会工作人员……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搭建起一座座连接中外的沟通之桥。
▲张诗怡积极参与各项外事服务活动
2023年安溪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在自由洽谈环节中,面对一位非洲商务官员对于茶叶品类、功效的一连好奇追问,张诗怡凭借在《中国语言文化》课堂上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和课后的自主积累,用流利的英语向这位非洲官员准确、详细地进行解答。非洲友人听完讲解后,表示自己“更爱中国茶了”。
在不久前结束的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中,张诗怡不仅协助完成了大赛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工作,还负责志愿者的协调和保障工作。在巡逻志愿者点位时,她发现一名东南亚观众在场馆内徘徊许久,便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得知他因语言障碍,与安保人员沟通不畅,找不到正确的观赛入口。张诗怡将他引导到指定入口,临别时,这位观众握住张诗怡的手,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连声道谢。这一握、一谢,让张诗怡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其实志愿服务的真谛就在于主动伸出援手,一个善意的小举动,对他人而言可能意义满满”。
凭借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张诗怡还被聘为厦门市出入境管理局警务外语助理。警务翻译涉及法律、安全等专业领域,语言要求极为严谨、准确,译员还需了解案件办理流程和法律条款。
“得知被聘为警务外语翻译助理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有机会走出校园、真正走到社会一线为警务工作贡献力量;紧张的是警务翻译责任重大,关乎公共安全与国际形象,我们翻译的质量很可能会影响案件的结果、影响外国人对厦门地方管理的评价。”张诗怡说。
作为“警译求精”临时党支部书记,张诗怡不仅承担着组织协调的职责,与其他支委第一时间在联络群中对接警方需求、调配学生译员,还邀请有经验的同学分享警局口译的实践经历,开展朋辈交流,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警务翻译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厦门旅游,相关部门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旅游服务能力,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去年暑期,张诗怡接到《外国人来厦签证便利化办事指南》及附件文本翻译工作。正在外地参与“扬才班”夏训的她意识到时间紧、任务重,便迅速组建了一支十人团队,统筹考虑一轮翻译、二轮初审和三轮终审每个节点的时间和运转流程,细化人员分工。
▲张诗怡组建学生团队完成《外国人来厦签证便利化办事指南》的英文翻译工作
在翻译前,她不仅为大家规划好工作流程,还提前搜集背景资料,统一重要的术语译名,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翻译过程中,团队针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查阅了大量政府官网表述和其他省市出入境指南,反复推敲用词,确保译文精准且符合外国人阅读习惯。出现分歧时,团队成员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深究词汇本意与延伸意义,结合文本语境,选出最贴切的表达。实在难以定夺的时候,便请教专业老师,结合指导做出最终决定。
目前,团队翻译的《外国人来厦签证便利化办事指南》英文版已印制投用。“看到我们的翻译成果投入使用时,我感到非常自豪。这是对我们外文学子发挥专业所长的认可和鼓励,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深耕翻译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02
“ 这种为他人服务的经历
让我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收获到了有一分热
发一分光的成就感 ”
“爱操心”是张诗怡形容自己的性格特点时用的关键词之一,从重大活动组织中事无巨细的统筹协调,到解决同学急难愁盼时的高效行动,正是“爱操心”背后的责任感推动她积极投身学生工作。“从小到大,爸妈经常和我说,力所能及的时候尽量多做一些,能帮就帮一把。”这份朴实的家风,让她在学生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主动担当的态度。
从学校国际处学生助理和学院兼职辅导员,到厦门大学第六期“扬才班”班委、外文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再到翻译硕士党支部书记和“警译求精”临时党支部书记,每一个学生工作的角色,都让她在不同方面得到锻炼与成长。
▲张诗怡作为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党支部成员参与校内外实践
初任兼职辅导员时,作为研一的学妹,张诗怡要统筹跟进硕博学长学姐的毕业事宜,完成就业情况跟踪、重要材料收集等工作。凭借着那股“爱操心”的劲儿,她制作了详细的就业问卷,整理汇总好每一份数据;在QQ群中创建共享文档,明确标注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的任务;在群里发送通知时,提前确认各项细节,专门提醒忙于求职、容易错过群消息的同学……渐渐地,张诗怡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事务,从最初的茫然无措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兼辅老师”。
在年度考核问卷的意见栏里,学长学姐们写下了“好好休息”“辛苦了”的暖心话语。这些真挚的认可和关心,让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张诗怡与所带年级的学姐合影
▲学长学姐在年度考核问卷中的留言
担任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期间,她带领办公室成员协助组织师生面对面交流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增加实习基地、拓展就业资源、开设口译实验室等建议,她都认真记录,并与老师一起商讨落实。“这种为他人服务的经历让我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收获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成就感。”
▲张诗怡组织研会团总支跨院交流并发言
“学生工作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培养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让我深深感受到团队作战的力量,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03
“ 但行好事
水到渠成 ”
“但行好事,水到渠成”是张诗怡的座右铭,更是她成长轨迹的最佳诠释。
从鹭岛之滨到国际舞台,张诗怡始终以“但行前路”的笃定与“静待花开”的从容在不同角色中绽放光芒——她是连接师生的暖心纽带,“爱操心”不仅是性格使然,更是她对学生工作的一份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她是涉外服务中的文化使者,以流利的英语、精准的翻译和热情的服务,为中外文化搭建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与担当。
怀揣着“让世界读懂中国”的理想,张诗怡将继续深耕翻译专业,夯实自身能力,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所需。“我期待通过翻译,让世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让每一句译文都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注脚。”张诗怡说。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邓永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