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考相关话题备受关注。
中考泄题传言是否属实?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已作出回应。
有人为博流量编造中考分数线引流,
相关行为已被依法查处。
一些中考升学 “捷径”,实则是套路。
事件详情,跟着教育小新一起看
↓↓
01
中考泄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回应!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迅速成立调查小组核查有关情况。根据核查情况,广东省中考命题教师均经严格遴选审查后从高校及各地市抽调,入闱命题各环节管理严密,试卷安全保密工作扎实,不存在考前试题泄露情况。
此外,经东莞市教育局排查,东莞市辖区内初中学校均未使用过网络发布的“冲刺考前强化训练试卷”。
目前,公安部门正在进一步侦查,将严厉惩处故意散布不实信息、干扰舆论和误导公众等行为,从严查处有关账号及人员,严肃追究法律责任,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维护良好招生考试秩序。(新华社记者 郑天虹 杨淑馨)
02
为博流量,编造中考分数线引流,网警依法查处
公安机关依法传唤信息发布者凌某进行调查。经查,凌某并非中考考生或家长,其发现中考话题热度较高后,为博眼球、蹭流量,编造了上述谣言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误导大量考生和家长。
目前,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依法给予凌某行政处罚。
网警提示
招生入学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任何歪曲解读。个别网民故意编造虚假谣言信息,贩卖“升学焦虑”,破坏教育生态,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查处。(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03
这些中考升学“捷径” 别信!都是套路
考后:慎析网络信息,严守个人隐私
伪造官方查分网站或志愿填报链接,诱导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及密码,窃取个人信息。
伪造招生录取等虚假查分链接,严重甚至被植入木马病毒,盗取资金。
以“中考专项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或缴纳“手续费”。
网警提示
不轻信:对各种中考“捷径”信息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
不点击:切勿随意点击短信、社交软件中来源不明的链接,避免进入钓鱼网站。
不透露:保护好考生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不转账:涉及钱财交易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任何要求提前转账的“中考服务”都不参与。(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综合整理自新华社、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