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是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最高学府。翻阅教学安排,更加感受到课程汇聚众多名师大家,紧密聚焦教育强国战略任务,可谓含金量满满,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中青年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副院长白书战说道。
如何进一步立足国家战略,推动改革促发展?带着这个问题,白书战与一校三地各单位84名中层干部一起,投入为期6天的集中学习,踏上“铸魂赋能”的求索之路。
盛夏暑气正浓,7月20日至2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校区,一系列淬炼政治品格、提升能力素养的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副校长(副院长)李毅,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等专家学者为全体学员授课。
“要以‘忠诚之心’把准政治方向,以‘担当之心’扛起时代责任,以‘为民之心’厚植师生情怀,以全面图强新成效激发事业发展新动力。”培训开始前,校党委书记任友群从“立心”与“立行”两方面寄语干部:要保持“狠劲”迎难而上,在落实上“下大决心”、在攻坚中“下大力气”,不断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保持“闯劲”锐意改革,大力解放思想,在前沿学科和关键领域“领跑抢滩”;保持“韧劲”久久为功,培养格局胸怀,坚守纪律底线,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动学校事业长远发展。
今年是山东大学第四次来到中央党校举办干部培训。前三期培训已基本实现中层正职全覆盖,本期重点向中层副职延伸,力求逐步实现中层干部培训全覆盖。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学校党委以高质量教育培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践行教育强国建设使命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担当负责的干部队伍 。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华岗就开始为全校师生、干部讲授政治大课。如何传承发扬干部思想引领和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回答好“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时代命题?学校前瞻谋划,全面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山大体系”,干部队伍建设“发展蓝图”徐徐展开。
学校制定实施《中共山东大学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的实施意见》,“铸魂赋能”计划、“培优锻淬”工程铺就了充满活力的干部成长“快车道”,推动干部常态化培养、迭代式赋能、周期性成长。理论课堂、创新前沿、革命旧址、工程现场……都涌动着干部培训的思想活力。
“锚定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山东大学‘以质图强’的系统性变革和‘全面图强’的整体性跃升,需要干部队伍靠得住、站得出、顶得上,争做锐意改革创新的‘开路先锋’。”校长李术才在学校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报告中,为全校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他勉励干部要积极培养“成长型思维”,敢于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挑战,不为自身设限,在砥砺奋斗和攻坚克难中刷新认知、激发潜力,追求终身成长,在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书写山大答卷。
“种木待成材,聊为十年事。”要实现干部的终身成长,就要如田间管理般精耕细作、精准滴灌。在分类培训中,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跟进服务到哪里;干部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
“一把手”:淬炼政治能力
“这次培训让我克服了碎片化片面化学习,全面联系地把握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逻辑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力增强了把方向谋大局做决策的能力。”威海校区党工委委员、副校长兼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战强在第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分组研讨时深有感触。
如何有效助力二级单位“一把手”提升政治能力?近年来,学校举办四期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培训内容上侧重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对一流大学的期待、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等,让学员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年轻干部:激扬创新动能
“这次浦东之行用实践讲政策、用案例讲思想、用发展讲改革,让我们新提任干部系统了解了改革开放前沿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齐鲁交通学院副院长周宗青在学校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结业式上分享。
“这次培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香港几个榜样高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开放创新、守正创新、图强创新。”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梅强在学校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层干部国际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后总结心得。
从浦东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新篇,到深圳经济腾飞的改革春雷,再到香港制度优势托举的“东方之珠”……干部教育培训的足迹刻印在改革开放前沿、海内外一流高校、国际知名企业,年轻干部的改革创新本领、领导管理水平和国际化能力素养也稳步提高。
青年骨干:增强实践本领
“培训让我进一步领会了学校‘一五七九’发展战略的深意,也更加坚定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信心决心。”晶体材料研究院(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梁飞在学校首期青年骨干培训班结业式上说道。从2024年底到2025年5月,梁飞与其他43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和管理骨干共同参加了8次集中学习、24场专题辅导、29场现场教学、4次校区调研和1次外出封闭培训。通过“名师学者理论讲授+部处长业务讲解+现场沉浸式教学+一校三地实地调研”的长周期培训模式,有力提升了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素质能力。
培训班的第七次集中学习前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展专题党性教育。学员用脚步丈量革命历史脉络,用信仰激发全面图强斗志,有关经验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宣传报道。
高层次人才:厚植家国情怀
经济学院教授常东风的父亲是一名“东风航天人”,她在学校赴四川“两弹城”高层次人才专题培训中,望向昔日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望向未来的自己:“作为新时代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必当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开拓进取、牺牲奉献的伟大品格,使命担当、不畏将来、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从四川“两弹城”,再到青海“原子城”,学校一直致力于开展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的政治吸纳、思想引领、业务培训。2024年,山东大学入选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全国首批试点,着力打造有高度、有支撑、有温度、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新时代的培训不但要形式多元,还要“解渴”“管用”。青年骨干培训班探索“学干融合、战训一体”模式,将行动学习贯穿培训始终,通过团队协作和调查研究集中破解发展难题。
培训班学员,基础医学院教授贾木天所在的行动学习小组把研究问题确定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快速融合山大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员们按照“破题—研究—优化—落实”的行动学习逻辑,领取分工、明确步骤,并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座谈交流,在实践中共同寻找答案。“工科同仁聚焦技术转化路径,社科专家侧重政策影响评估。这种多维视角的融合让我深刻体会到,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层面的复杂问题,必须依靠多元智慧的协同共振。”贾木天在成果汇报会上说道。
从“刷新认知、激发潜力”的成长感悟,到“汲取思想伟力,奋进全面图强”的铿锵誓言;从宝塔山下重温入党誓词的赤诚,到发展前沿触摸改革脉搏的锐气——这一路,山大干部在思想淬炼、创新实践和智慧赋能中聆听初心回响。全面图强新征程上,山大干部必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展现百廿山大的勇毅担当。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邓永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