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宣传部
「公大官微」出品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自此,中华民族开启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
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4年后,硝烟散去,警钟长鸣
今天,我们一起悼念同胞、缅怀先烈
2025年9月18日,学校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筑牢忠诚警魂,担当时代使命。
国旗之下
忠诚警魂的淬炼
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
晨光熹微,朝霞映天
国旗护卫队迈着坚定步伐
铿锵之声响彻天安门广场
每一步都踏出尊严与力量



同学们列队整齐,警装肃立
凝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国歌雄壮,回荡在心间
国旗飘扬,映亮每一枚警徽

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在此刻交汇
勿忘昨日之苦难,无愧今日之担当
共和国预备警官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将爱国情怀融入血脉
将忠诚警魂铸入心中
以实际行动践行
"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卢沟桥畔
峥嵘岁月的见证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卢沟桥畔,见证民族苦难
石狮无言,铭记历史沧桑
同学们列队走入纪念馆
脚步沉重,目光坚定

展柜中
锈蚀的枪械、泛黄的家书、破碎的军装
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苦难与抗争
复原场景里,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仿佛能听见冲锋的号角、不屈的呐喊

一张张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
一个个名字,闪耀着不屈的光芒
从东北雪原到滇缅丛林
从卢沟桥头到南京城内
是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救亡的长城

和平来之不易,守护义不容辞
让曾经的屈辱化作坚定的脚步
让昨天的牺牲照亮明天的征程
用忠诚与热血,书写新时代的平安中国

热血行军
坚毅足迹的烙印
防空演练 长途行军
晨曦微露,哨声响起
5点30分,2025级本科新生集合完毕
整装待发,负重行进

脚步声声,铿锵有力
方阵队列,整齐划一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响亮的口号,回荡校园
挺拔的身躯,步履坚定


挑战身体的极限
磨砺顽强的意志
汗水早已浸透衣裳
疲惫虽已弥漫全身
我们仍勇毅前行


防空警报响起
全体都有,动作迅速,寻找掩体
有人俯身草丛,有人靠墙半蹲
那一刻,恍若穿越硝烟弥漫的年代
仿佛看见先辈匍匐于战火中的身影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激昂的声浪汇聚成新时代青年矢志报国的强音
九一八的耻辱,给予警醒
曾经的苦难,绝不能重演
曾经的牺牲,绝不可遗忘

我们将以历史为镜,以英烈为榜样
把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
融入每次训练、每项任务、每个坚守
用青春和热血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盛世山河
历史映像
穿越时空的警示
观看抗战题材电影《731》
银幕亮起,《731》揭开历史的伤疤
黑白影像中
冻伤实验、细菌战、活体解剖……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
刺痛每一双年轻的眼睛
每一帧都是历史的拷问
每一秒都是良知的煎熬

同学们屏息凝视,神情凝重
电影不仅是历史的再现
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警示
电影虽已落幕,但心中火焰已被点燃
我们起身,目光坚定
以沉默宣誓,以行动作答

2025级本科生 蒋卓成(公安英烈子女):
我的父亲为保护人民群众而英勇牺牲,他留下的勋章,成为我二十余载成长路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今天,我身着藏蓝警服仰望国旗,更深知这抹鲜红里,浸透着无数前辈的热血,也托举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此刻,国旗下的我信念愈发笃定:要以英雄的父辈为榜样,传承父辈的遗志,以久久为功的恒心锤炼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践行从警承诺,用实际行动守护国泰民安,让忠诚底色在时代考验中愈发鲜明。
2024级本科生 谢明臻(退伍大学生士兵):
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士兵,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中,我深刻感受到职责使命的召唤。在众多展陈中,镌刻着“张思德精神”的标语让我驻足最久,“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甘于奉献”这十二个字诠释了革命军人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从军入警理想最朴素的底色!未来我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刻苦学习,磨砺本领,为日后参加公安工作守护一方平安打好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担当和誓言。
2025级本科生 董则言:
今天我们以一场拉练活动,深刻铭记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缅怀英勇抗战的革命先烈。这不仅是一次体能训练,更是对精神和意志的淬炼。先辈用热血和牺牲换来现在的繁荣与和平,须由我们用青春与生命去守护。我将把今日勒入肩膀的痛楚、咸涩如泪的汗水化作我从警报国路上的不竭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2025级硕士研究生 许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勿忘国耻”绝非一句口号,而是深刻于心的烙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是为了汲取开创未来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知责奋进。我将把此次活动的感悟转化为刻苦学习、锤炼本领的强大动力,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未来投身于伟大的公安事业,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守护这用鲜血换来的盛世中华。
历史的伤痕不曾褪去
和平的警钟永远长鸣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吾辈当自强,告慰傲骨英魂
责任编辑:王作强
一审 :董承臻 刘春香
二审: 张文骐 王月忠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