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
在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上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代表队
获得机器人(四足)道路识别赛项
中职组一等奖
该校三名17岁学生
王润辉、张涛昇和姜泽林
凭借出色的表现
证明了自己的专业实力
“5月底接到比赛通知时,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团队指导老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张涛回忆道,“兴奋的是我们学校有这方面的知识、人才储备,忐忑的是虽然学生有一定基础,但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赛项,挑战依然巨大。”
学校“火速”从机器人社团选拔出三名学生: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24103班的王润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23104班的张涛昇和姜泽林。
关键时刻,学校将备赛定为“一把手工程”,书记、校长多方协调和奔走,很快得到设备与技术支持。
此外,还有多名优秀老师与指导团队逐项“拆解”技术难点,到训练现场一对一地向选手讲解比赛重点与难点,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指导体系。
时间紧迫,训练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地上散落着螺丝刀、电路板和写满公式的草稿纸。“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王润辉笑着说。
训练室里,时间被切割成以分钟计算的单元,三名学生每天训练14小时,采用“日清日结”模式:早晨设定任务,午间考核进度,深夜集中“会诊”故障,每天的训练任务不攻克决不罢休,绝不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
队员张涛昇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代码优化方案,手机相册里,存着几百张不同参数下的机器人运动轨迹图。“最困难的是让机器人‘学会’识别碎石路面,我们尝试了47种图像处理方案,有时候一抬头发现天已经亮了。”
经过艰苦训练,三名同学飞速进步。7月1日,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举行的预选赛中,团队夺得一等奖,成功拿到代表湖南出征全国现场赛决赛的资格。
真正的考验在杭州。决赛现场,四足机器人需要在陌生场地完成识别、避障、搬运等系列任务。当其他队伍因机器人“绕路”或翻车而扣分时,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学生团队的机器人却稳稳穿过障碍区,精准投递物资,动作行云流水。评委特别点赞其“智能算法与硬件的完美融合”。
更令人惊喜的是,团队还被邀请在颁奖仪式上展示成果。当他们的机器人随着音乐节奏灵活“跳舞”时,全场响起掌声。“这就是职业教育的力量!”一位观摩企业代表竖起大拇指。
王润辉笑言:“很开心!泡在训练室的无数个日夜是值得的。”
“这次比赛的经历让我对专业学习更加自信,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解决问题和持续进步。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再创佳绩。”张涛昇信心满满。
据悉,张涛昇、姜泽林还将作为智能装备赛项选手,代表湖南省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目前,该校已与1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9.7%,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技能成就人生”的职教理念。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