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近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公布了
2025年北京市科技新星拟入选人员名单
(含交叉合作课题)
我校3位老师成功入选科技新星计划
1位老师牵头申报的课题
成功获批交叉合作课题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自动化与智能学院。从事医疗康复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一级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期刊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交通运输学院。从事智能网联汽车交通安全、自动驾驶测试理论、驾驶行为与人因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教育部“春晖计划”等课题10余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等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著作1部。曾入选2023-2025年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2022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微电网运行控制、韧性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任务等科研项目;主持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独著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及社会科技奖励5项。
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是由市财政经费支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实施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骨干,提升其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助力其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后备力量。该计划每年开展一次推荐选拔工作,重点选拔和培养一批有潜力的青年科技骨干,通过“人才+项目”支持模式,支持其提升科学素养、前瞻性判断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促进其尽快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
交叉合作课题鼓励科技新星计划入选人员开展交叉合作研究,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叉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