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厅
联合公布了2025年度
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
典型案例评选结果
广东援疆3个案例入选

近年来,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广东省教育厅等部门不断加大“组团式”教育援疆力度,加力实施项目141个,选派支教教师及大学生近1500人次,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学段、全链条教育援疆帮扶体系,推动教育援疆从“输血帮扶”向“造血强基”“活血提质”升级。
“诗书画乐”特色载体
述说粤新“以艺连心”
伽师县第二小学的学生乃菲萨在学习书法前,连毛笔都握不稳。广东援疆教师手把手教她“永字八法”,并指导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时代主题融入书法创作。
如今,乃菲萨的书法作品不仅获得伽什县“笔墨中国”比赛一等奖、喀什地区比赛三等奖,还受邀在喀什电视台展示,其创作的《游子吟》入选《唐诗三百首精选书画乐》教材。
从“学习者”转变为“传播者”,乃菲萨已经成为学校“书法义教”班的得力助手,她的故事也被编入校本教程《小雷锋日记字帖》,形成“培养一个典型、带动一批学生、影响整个校园”的辐射效应,述说着粤新“以艺连心”的佳话。
广东援疆教师团队充分发挥“组团式”援疆优势,通过“诗书画乐”特色载体,在伽师县第二小学构建了“文化润疆+教育援疆+民族团结”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乃菲萨展示书法作品
创新文化润疆实施路径。团队整合粤新两地教育资源,协同开发《唐诗三百首精选书画乐》教程及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386个,促进粤新两地100多所学校互动交流,覆盖伽师县2000余名学生,相关教程被两地16家图书馆收藏,形成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唐诗三百首精选书画乐》《天天练·书写小明星》
建立教育援疆长效机制。协同打造伽师县首个书法名师工作室,培养本地书法义教班骨干教师48名,搭建“云端研展”互动平台,粤新教师团队共同策划开展“唐诗书法创作教学经验”“书法与美术融合教学”等线上教研活动60余次,共享课程资源150余课时,并研发《天天练·书写小明星》校本课程。通过“组团带教、团队研课”实现从“输血式”援助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变,吸纳本土美育教师200余名参与项目实践,带动县域十多所学校协同发展,为在校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新思路。
广东援疆教育团队送教下乡

打造粤新协作文化品牌。在广东省教育援疆团队统筹创办的《艺术少年》电子杂志开设“粤新小画家”“书法小达人”特色专栏,建立“每周征集、每月遴选、团队评审”机制,为两地学生书法作品常态化交流畅通渠道。持续组织粤新“书画乐”文化交流活动,实现两地学生书法作品“跨域对话”,累计创作千余件作品,其中330件学生优秀作品实现出版发行,形成“以文化人、以艺连心”的文化润疆品牌,彰显“组团式”援疆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横向贯通、纵向衔接
打造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一体化
在线上学习研修活动——“星空研修室”,广东援疆教师、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欧婷婷把中国古典诗词拟人化,讲述《中国古典诗词的“心事”》,融合古诗词教学与学前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方言教育和美育等多课程,唤起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中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传承经典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让我学习到知识,也认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2302班的学生苏依干娜依·麦麦图尔干感慨。
“星空研修室”品牌活动由广东援疆教师、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廖莉从广东带入喀什,为喀什大学学子与广东学生线上交流、增进友谊提供了平台。
广东援疆驻喀什大学直属工作队聚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把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各阶段的思政教育资源重新整合,以“打造大格局、搭建交流圈、构筑同心圆”为思路,开展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工作,实现大中小幼的教育衔接协作,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互动交流一体化,为教育援疆和文化润疆工作提出了崭新的发展思路。

广东援疆驻喀什大学直属队送教下乡
打造大中小幼“思政大格局”。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工作方向、工作路径,充分发挥广东教育援疆优势,通过统整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全链条教育资源,形成大中小幼儿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大格局,促进边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搭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思政交流圈”。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框架,将立德树人贯穿全学段、全过程、全方位。打造“双师云课堂”,援疆教师与援疆支教大学生云端连线,共同为伽师县第二中学授课,推动职前职后双向联动。“星空讲堂”成功开办六期,纵向联动广东、喀什两地高校和中小学、幼儿园校,培养大学师范生的课程思政意识、跨学科意识,构建师资互动交流圈,促进多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开展“双师云课堂”
构筑大中小幼的“思政同心圆”。通过学校(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教联体”协同育人机制,开发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育双通道,开展学前教育帮扶、小学思政教师培训、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立体育人网络。
借鉴广东技工教育先进经验
助力勇夺自治区大赛12金
古丽呀尔·艾孜提艾麦尔是喀什技师学院旅游2001班的学生。勤奋的她,在广东援疆教师团队和学院教师指导下入选学院“餐厅服务”赛项竞赛班,并通过系统训练快速掌握餐厅服务技巧,在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比赛中夺得铜牌。
获奖后的古丽呀尔·艾孜提艾麦尔以更高标准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2023年因综合表现优秀,她成功留校任教,成为喀什技师学院旅游管理系的专业教师,与广东援疆教师积极开拓新赛项。
2024年,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夺“整理收纳”项目金牌。从初生牛犊到金牌工匠,古丽呀尔·艾孜提艾麦尔“技能改变命运”的故事多次被自治区、喀什地区媒体报道,成为了“技能兴疆”的鲜活案例。
广东援疆始终把职业教育援疆、技能援疆放在突出位置,以特色学院建设与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为抓手,不断推动喀什地区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近年来,广东技工教育“组团式”援疆人才持续将“广东技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输入喀什技师学院,实现“理念输入-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三重赋能,有效促进学院办学层次和规模快速发展。
相对于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南疆职业教育院校发展面临着技能培养理念滞后和能力不足、技能培养资源短缺、技能竞赛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广东技工教育“组团式”援疆教师,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整合前后方资源,聚焦喀什技师学院发展难点、痛点,为学院发展问诊把脉,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理念输入。引入产教融合思维,创新“竞赛引领”育人模式,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重塑职业教育生态。率先引入广东产教融合先进理念,推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组建专家委员会和教改专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及援疆教师“传帮带”,系统提升师资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邀请广东专家到学院为竞赛选手指导训练
同时,根据“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建章立制、打造体系,以援疆干部为核心组建竞赛管理团队,制定科学竞赛管理办法。依托广东资源强化选手训练与心理建设,邀请广东资深专家来喀指导,并选派竞赛选手师生赴粤集训,显著提升学院技能训练能力和综合备赛水平,促进粤新两地职业教育理念融合。
资源整合。推动技能实训环境升级,增强师资赋能,打造高水平技能训练环境。投入近千万元援疆资金,升级学院实训场地建设改造和职业技能大赛设备,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通过“青蓝结对”和粤新师资交流,持续加强本地教师能力赋能,为受援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喀什技师学院师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并斩获12金
2024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喀什技师学院斩获12金、6银、2铜和19个优胜奖,金牌总数占全疆36%,助力喀什地区代表队获得全疆金牌、奖牌数双第一,实现学院技能竞赛成绩历史性突破,构建起技能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充分体现出“组团式”援疆模式在提升学院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竞赛水平方面的显著成效,成为新时代广东对口支援工作中“教育援疆”“技能兴疆”典范。
来源 | 广东援疆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