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9月1日,迎着四海宾朋期待的目光,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五大理念植根中华文明智慧,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深刻回答了全球治理“由谁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的命题。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和担当,始终关注人类文明进步。成立全国高校第一所全球领导力学院,打造跨文明对话新范式、构建人才培育新体系、贡献全球治理新方案;深度参与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建设运营,着力培养一大批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领袖型人才……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治理倡议落地走实,展现中国高校的责任和担当。
秉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的胸怀和担当
金秋十月大运河畔,中外嘉宾跨越山海共赴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共商全球发展大计;武夷山下朱熹园中,中外学者沿着习近平主席的文化足迹,展开跨越时空、融通古今的学术对话;在希腊、在法国、在匈牙利、在津巴布韦、在西班牙、在巴西,六所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先后成立,布局全球文明研究网络……
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彼此呼应、相得益彰,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引领。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学校深入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胸怀人类命运,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先行使者。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看见中国,让中国看见世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向共进。
从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驱车向西北行驶约45公里,专门为非洲国家培养党政干部的学校——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就坐落于此。学院由南部非洲六姊妹党联合建设,致力于通过交流互鉴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作为中非治国理政交流的重要成果,尼雷尔领导力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和非洲友党友好合作的重要象征。去年10月,张东刚和尼雷尔领导力学院院长马塞琳娜·奇日加共同签署《中国人民大学与尼雷尔领导力学院校际合作协议》,并向“中国人民大学—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图书馆”捐赠中国治国理政、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的系列千册图书。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受到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关注。中国一直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积极探索发展振兴之路,中国与非洲中青年干部分享相关经验与做法,为解决非洲地区发展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马塞琳娜·奇日加期待与中国人民大学一道,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让更多学员通过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思考如何推动自己国家实现更好发展。
深入研究人类和世界发展具有规律性的重大问题,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两个月前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发起的“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计划”正式启动,并列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文明史研究工程”首批研究成果——文明新形态“两史两论”丛书之《文明和谐论》《文明冲突论的终结》亮相。
自2022年7月全面统筹推进,到2025年6月正式付梓。历时近三年,“两论”经由多次学术研讨、实践调研和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最终凝练成两本学术精华,为“文明史研究工程”的时间轴镌刻新坐标,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具包容性的思想资源。
组建国际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共同发起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世界政党智库合作联盟;首次提出“人类全面发展2050年目标”等原创性概念,研制发布“高等教育强国指数”等,提供高等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中国标准。
举办“中拉人权圆桌会”“世界文学与中国”学术研讨会等高端对话平台,成立世界文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中心,为回答世界之问、人类之问书写人大答卷。
举办中欧文明论坛、国际儒学论坛、中法人口老龄化国际会议等国际论坛品牌项目,积极参与承办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等中外合作智库报告,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上不断增强影响力和话语权。
躬逢盛会,勇担使命,人大人一次次在场、一次次发声,坚定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与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共进。
智库牵引,科研赋能
2035年的太空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治理挑战?来自经济、生态、法律、国际关系、哲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学者们,正热烈探讨着面向2035全球太空议题的中国担当。
自2024年11月起,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开展“青年创新汇客厅”系列活动,集结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青年人才学者,以有组织科研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课题贡献青年学术力量。
复兴之路上,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多个在全球治理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整合校内多学科资源,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议题设置与学术对话。
自2014年首次出版《谁来治理新世界——关于G20的现状和未来》一书以来,重阳金融研究院已出版20多本“全球治理”主题的著作,举办13场“全球治理论坛”,在海外20多个国家举办了40多场全球治理主题相关论坛活动,建立了覆盖100多国的全球治理研究合作网络。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聚焦气候变化、资源危机、公共政策、数字治理等方向,从政策研究到咨政报告,提炼标志性成果,开展专项研究课题近20项,形成并报送内参报告140余篇,为破解全球治理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区域国别研究院围绕“全球与区域治理”学科建设,以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支撑全球治理倡议的落地与实践。观察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互动逻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点;研究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出全新理论框架;探讨数字经济与国际法,主张创设世界数据组织;分析全球安全倡议与区域组织的协同机制,提升地区安全治理效能……从“理念倡议”到“落地共赢”,一系列具有原创性与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连续举办以“大变局提速下的世界与中国”“中国与世界经济:形势·问题·出路”等为主题的全球治理与发展论坛,就面对重塑全球治理体系新机遇下如何引领塑造新的全球治理积极建言。
2023年10月,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关键历史节点,《“一带一路”十年答卷》丛书(8本9大语种)及合编本重磅亮相,成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展示的最有代表性读物之一,持续为全人类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全球化的价值观》《“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法——基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分析》《全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国际传播关键议题》……一批批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聚焦全球治理的科研氛围愈发浓厚。
在人大,人人都可以成为全球治理观察员。今年3月,学校设立专项科研项目,通过建立覆盖主要国际组织、国家及经济体的观察员网络,组织师生开展长期追踪研究、会议参与和驻站调研,以专业视角观察分析全球治理动态,以一手材料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校内外科研、决策及学术交流提供支撑。
目前,首批已立项48项,覆盖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40多个国际组织,研究主题聚焦国际组织追踪观察与中国本土化实践、国际组织的政策动态与发展趋势等。
全球治理人才,从这里启航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变局,全球治理面临深刻变革,亟需符合人类共同价值、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全球治理新模式和具备远见卓识、创新精神和天下情怀的领袖人才。
“青年一代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善于应对变化,中国青年更要成为‘国际视野、人类情怀、中国智慧’的践行者。高校应勇担使命,积极回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对跨领域、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
2024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全国高校第一所全球领导力学院,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和对外工作大局”为宗旨,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担当,以“培养全球未来领导人和青年领袖”为目标,以“创新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新机制”为动力,努力培养推动时代变革的战略领航者、破除文化壁垒的文明对话者、跨越地域疆界的命运共同体建设者。
今年5月,首届全球领导力“全球治理与面向2050年的领袖人才培养”国际研讨暨成果发布会举办,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全球性战略人才培养,共谋全球治理未来。9月,学院首届海外治国理政英杰班将迎来南部非洲6个国家的32名学子,他们将在人大学习中国发展经验,成为促进文明交流、推动人类进步的文化使者。
全球治理不仅是理论课题,更是青年学子的生动实践。
在通州·全球发展论坛上,“青年创新活力与全球发展未来”“全球挑战与全球治理:中国青年的政策设计”等分论坛由青年组织、青年参与、青年倡议。31个国家的200余位青年代表发布创新行动倡议,为世界各国青年架起一座激发智慧、互鉴互融的桥梁。
“让我们用对话消弭隔阂,用创新应对挑战,用行动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全球治理新篇章!”在人大模拟联合国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22所高校模拟联合国社团联合发布《全球治理青年先锋行动倡议》,号召青年做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与领航者。
刚刚过去的暑期,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全球发展公共政策青年创新大赛,吸引六大洲逾1400名青年提交384份政策方案,围绕全球发展公共政策热点、难点建言献策,共同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首个“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正成为中欧美携手培养未来全球商务领袖人才的典范;“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精英计划”下,一大批有志于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领域工作的学生夯实根基;青年“挑大梁、唱主角”,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以中国青年引领全球青年畅想未来、造福人类;一批批学子前往“一带一路”国家、重要发展中国家、区域重点国家开展研学、实习与实践,为全球议题注入青年思考……
一批批“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的全球治理人才正在成长成才,一颗颗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子正在破土发芽,从人大出发走向世界。
人类已经成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命运共同体
加强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
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的
正确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正阔步前行
汇聚全球智慧
形成引领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
澎湃合力
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
更加壮丽的崭新篇章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