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校园内再次热闹起来
在“开学第一课”上
长沙各中小学书记校长
在对同学们表达了怎样的期许?
让我们带着这些殷殷嘱托
向新学期出发——
翻越你心中的浪浪山
——新学期勇敢出发
长沙市第六中学校长 王旭
第一,希望同学们传承百廿学脉,在直面困难中磨砺心志,每一份坚持,终将照亮前路;每一个当下,都在为未来的你增添光芒。
第二,希望同学们发扬创新精神,在勇于尝试中突破自我。愿你们用创意激活知识,用行动挑战未知,继续保持“无中生有”的勇气和“有中求精”的追求。
第三,希望同学们担当时代使命,在接力奋斗中成就未来。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你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既要个人成才,更要服务社会;既要学习知识,更要传承文化。
家国志 少年梦 长附魂
长沙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唯之
我们倡导“生命教育”,是要让每一位同学懂得:每个生命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民族的脉搏紧密相连、与山河的岁月深深相依;我们推行 “全人教育”,是希望你们在成长为 “完整独立个体” 的同时,更能成为 “为山河铸魂、为家国担当” 的接力者。
你的梦想,无论宏大还是细微,无论关乎科学还是艺术,只要它关乎热爱、关乎成长、关乎向上的力量,长附就愿意做你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
铭记历史,智创未来
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校长 宁凯
青春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梦想没有极限,只有更高的追求。希望你们做逆风而行的勇者,以汗水浇灌梦想,用坚持突破极限;做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中积累力量;做胸怀天下的担当者,将个人成长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
不同的时代 一样的青春
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校长 侯朵朵
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再跟同学们谈论“青春与担当”,我觉得意义非凡。我希望同学们:
心系家国,锚定青春坐标。“家国”二字它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笔尖划过的每一道公式里,在我们为文明校园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中——那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真的承诺。
持以恒心,驶过岁月长河。愿你们在每一个想要放弃的关口多走一步,在看似平淡的日常中沉淀自己,请相信时间终将让坚持发光。
关怀他人,照见生命辽阔。愿你们在合作中学会托举,在关心中传递温度——因为你怎样,你脚下的中国便怎样。
愿你拥有自由舒展的生命
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党委书记 严莹
真正的自由是“心中有界,行动有度”,在相对的自由里活出绝对的精彩,换一种说法,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做好该做的事”,对于同学们而言,就是要做无悔于青春的事,做有益于成长的事。
铸魂立气 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长沙市南雅梅溪湖中学党总支书记 黄乐
一、树自力更生的志气,做“持则圆梦”的南梅人。志向不“空”,信仰也不“远”,在漫长的求学路上,希望大家始终要以理想为舵,以实干为帆,在行稳致远中奔赴美好未来。
二、砺攻坚克难的骨气,做“自强不息”的雅礼人。在新的起点上,同学们要始终恪守“公诚勤朴”的校训,永葆积极进取的活力,磨练一往无前的韧性,锤炼自强不息的骨气,遇见更好更强的自己。
三、强独立自主的底气,做“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希望大家珍惜时光好读书、脚踏实地练本领、奋勇争先敢创造、热爱运动挺脊梁。相信桃花岭下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对自我的超越;象鼻窝旁的每一次坚持,都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拓眼界 提境界 闯无界
长沙航天学校校长 廖万忠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对接新质生产力、服务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我期待大家:
一是要广开眼界。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脚步丈量梦想,把从书本中汲取的营养化作前行路上的动力。
二是要提升境界。我们学习掌握的先进技能,最终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赋能我国的产业发展。
三是要勇于无界。要敢于突破思维禁区和能力边界,具备“无界”的创新勇气,要敢于质疑权威,不墨守成规,勇于闯入技术的“无人区”。
秉技能报国之志 启青春奋进新程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校长 刘永红
一、要锤炼“硬本领”,做笃学实干的能工巧匠。希望你们聚焦专业、深耕技能,既掌握扎实理论,更练就高超实操能力。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敢于探索创新。
二、要涵养“高品格”,做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希望大家既重“技”的锤炼,更求“德”的修为,努力成为有温度、有担当、有格局的时代新人。
三、要勇担“新使命”,做破浪前行的实践先锋。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展现青春风采,以青春之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怀报国之志 成栋梁之才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校长 聂琴
一、以赤子之心,做“爱党爱国”的传承者。愿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爱党爱国”成为麓小学子最鲜明的底色。
二、以坚韧之志,做“勤奋好学”的攀登者。希望同学们保持好奇、主动思考,成为学习路上坚韧不拔的攀登者。
三、以蓬勃之力,做“全面发展”的践行者。每一个你,都如此独特;每一种优秀,都值得喝彩,全面发展的你们是这个时代少年最美好的模样。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王镱燃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