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风在吼!马在叫!”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大会上
84名人大师生作为广场合唱团成员
唱响《在太行山上》
《保卫黄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歌唱祖国》等
人大校友参与创作的歌曲
唱出战争胜利、民族觉醒的力量
用歌声向英雄致敬!
1
在太行山上
词/桂涛声 曲/冼星海
1938年
桂涛声随游击队转战山西陵川
在佛山王莽岭上
红日破晓、喷薄而出
桂涛声有感而发
将一首诗写在烟盒纸上
随后
桂涛声将诗作润色成歌词
交给校友冼星海
冼星海用一夜时间创作出
这首二声部合唱曲
《在太行山上》
这首歌兼具深沉抒情与磅礴斗志
歌词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发自抗日军民内心深处的怒吼
振聋发聩,铁骨铮铮
一声声战斗的号角、胜利的歌声
凝聚了全民族抗战的钢铁意志
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强音
2
保卫黄河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1938年
校友光未然带领着抗战剧团奔赴前线
在途中创作了长诗《黄河吟》
校友冼星海听后
昼夜不停写作六天六夜
完成《黄河大合唱》全部谱曲
1939年,这首歌在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
大礼堂首次唱响
八个乐章中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激昂振奋
铿锵有力的节奏
起伏跳跃的旋律
令人振奋的呐喊
刻画出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
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外敌的民族气节
不仅是音乐史上的瑰宝
更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
承载着独特的精神内涵
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词曲/曹火星
1938年
校友曹火星来到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华北联合大学
系统地学习了
音乐理论和革命文艺思想
学校所蕴含的红色基因
也深深融入曹火星的血脉
当抗日战争步入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
曹火星怀着炽热的情感
写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质朴的曲调、直白的歌词
饱含着
对党的无限深情和
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它是一部“活的党史”
岁月流转,这旋律却从未褪色
是我们党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
生动写照
4
歌唱祖国
词曲/王莘
1950年国庆节前夕
校友王莘路过天安门广场
看到红旗如海,鲜花似潮
群众队伍神采飞扬
想到新中国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心中充满了创作激情
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
便开始酝酿创作
一曲气势雄壮、热情豪放的
《歌唱祖国》诞生了
从“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到“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一字一句,一音一符
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
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凝聚着爱国之情
爱党之心和民族之魂的
时代金曲
成为了亿万人民
久唱不衰的音乐经典
80多年前
革命青年用热血保家卫国
今天
人大青年在一首首歌曲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中国人民大学
《先锋·人大组歌》音乐舞蹈史诗
是最具特色的育人品牌之一
以人大校友创作的
主旋律歌曲为主体
由新时代人大人
唱响各个时代人大人的作品
用歌声与先辈们“跨时空对话”
传承不变的红色血脉
今年的《先锋·人大组歌》
期待与你一同唱响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