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
教育部公布了
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
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明楷教授负责的
刑事法学与司法改革创新教师团队
成功入选
第十一届“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也于近日揭晓
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薛澜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总工程师
张作义
两位老师获奖
祝贺各位老师!
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刑事法学与司法改革创新教师团队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因材施教与教研融合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改革创新,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导向,同时基于育人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团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有组织科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立法、司法工作贡献智识,对重要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提供有效建议并被采纳,围绕刑事法学与司法改革开展系统性研究,倡导中国自主刑法学知识体系建设。
团队负责人张明楷
团队负责人张明楷教授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曾获司法部部级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其讲授的《刑法学》曾获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清华大学标杆课程。
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旨在组织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深刻学习领会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动。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已有4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此前,张作义教授领衔的核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戴琼海教授领衔的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教师团队、贺克斌教授领衔的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教师团队已先后入选。
第十一届“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以所在单位编号为序)
薛澜,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我国公共管理学科领军学者。1996年结束在美从教归国,此后在清华执教近三十载,曾获复旦管理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等。兼任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公共管理学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联合国公共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MPA教指委副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等。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前瞻的学术视野,在构建清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推进清华教育国际化、打造高端智库等方面贡献卓著。
在构建清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方面,2000-2018年间带领清华公共管理学院从无到有,跃居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在多轮全国学科评估和MPA教育评估中连创佳绩;引领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公共管理学卷》;在国内领建公共政策、应急管理、全球治理等二级学科方向,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作出清华贡献。
在教育国际化方面,2007年推动设立国内首个国际发展硕士项目,开创中国公共管理教育国际化之先河;2018年起担任苏世民书院院长,锐意创新,推动建立“三维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书院打造成为清华培养未来全球领袖的摇篮。
推动清华大学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领建多个校级高端智库。带领团队建言咨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科技政策、应急管理、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做出了重大政策贡献,拓展了清华大学的影响力;三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以学术智识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决策。
张作义,我国高温气冷堆从实验堆向工业示范电站跨越的技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总设计师。带领产学研团队持续20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工程设计,领导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HTR-PM)建成运行,使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实现国际领先。该成果入选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获评两院院士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在技术攻关上,他带领团队建成大型氦气工程实验设施,突破反应堆用氦气技术,成功研制一系列全球首创核电主设备,建成全球最大年产3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生产厂。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规模核电站丧失冷却安全实验,验证了“依自然定律反应堆不会熔化”的固有安全特性原理。
他推动全球首个高温气冷堆-压水堆耦合项目(江苏徐圩)获得国务院核准,将替代化石能源为万亿级石化基地提供高温工业蒸汽及电力,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近2000万吨,打开核电发展新空间。
他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兼总工程师。是核研院在吕应中教授、王大中院士、吴宗鑫教授之后的带头人,在新世纪实现两个重大跨越。他是清华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团队负责人,培养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构建了“高校-央企-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他二十年如一日,严慎细实,肩负重责,确保核研院科研产业及基地安全高效发展。
张作义先后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中国核学会首届杰出成就奖、钱三强科技奖等荣誉。他和团队在长期艰苦科研及工程实践中践行科学家精神,强核报国,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于2004年设立,是清华大学对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者的特别奖励。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3名。此前,已有21位老师获此殊荣,他们是:吴良镛、金兆熊、黄克智、赵南明、钱易、赵纯均、李学勤、陈皓明、金国藩、王明旨、李衍达、左焕琮、张楚汉、金涌、李强、姚期智、朱邦芬、吴建平、阎学通、聂建国、钱颖一。
春晖四方,桃李天下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也祝福所有的老师
教师节快乐!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葛纯强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