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与国同频。承载着为新中国外交培养人才的初心使命——1955年9月10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经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批准,外交学院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系基础上正式建立。
七十载栉风沐雨。从北京西苑中直机关礼堂的成立大会,到阜成门外展览馆路的老校舍,再到2012年投入使用的沙河校区,外交学院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周总理对新中国外交人员要求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为校训,始终与中国外交命运与共,培养了一大批“爱祖国、知世界,通专业、精外语,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外交外事人才,以红色血脉铸就外交脊梁,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适逢外交学院七十华诞,我们梳理外交学院七秩华章的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校史故事,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培养更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敢斗善斗、纪律严明”的优秀外交外事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而在国际舞台上同各国交往亟需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外交外事人才。因此,怎样造就大批立场坚定、同时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外交、外事干部,从根本上解决为新中国外交输送干部的问题,提上了共和国领导人的议事日程。
外交学院寄托着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需要。1952年,周恩来总理从创建中国新型外交的高度,从培养新时代外交、外事人才的长远考虑,提议创办外交学院。1953年10月,外交部党组讨论通过了有关筹建外交学院的事宜。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旨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央正式作出“加强外交工作和国际活动,并大力培养干部,筹建外交学院”的决定。9月1日,外交部党组将“筹备建立外交学院问题讨论后的意见”上报周总理,由周总理亲自上报中央。经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正式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创建外交学院,加强对外交干部的培养和训练,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此后,创建外交学院的任务进入周密的筹备阶段。
(周总理和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就
印支和平问题交换意见,增进相互了解。)
外交部担负了创建外交学院的任务。在当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同志的领导下,成立了筹建办公室。办公厅阎宝航副主任担任主任,郑平、任志两位同志担任副主任。1955年9月,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自此,一所新型的为新中国专门培养外交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外交学院诞生了。
1955年9月10日,在北京西苑的中直机关礼堂召开外交学院成立大会,这一天成为了外交学院的校庆日。9月12日,外交学院学生正式上课。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教师队伍大部,以及外交系的全部学生和部分行政管理干部转入外交学院,同时以外交学院的名义招收了1955级新生,学生大多为中组部以外交学院名义从各大局抽调的科级干部。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外交学院亲笔题写了校名,是全国唯一一所由周总理亲笔题写校名的高等院校,寄托着老一辈革命家对外交学院的殷切希望。
十六字校训
校训是一所院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院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外交学院坚持以周总理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为校训,始终把培养“爱祖国、知世界,通专业、精外语,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外交外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1956年3月,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展览馆路的新校舍建成,外交学院迁入新址。
(1964年国庆节的外交学院校门)
(以上分别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外交学院大门)
(以上为现在的展览路校区正门)
(以上为沙河校区正门)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外交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院将积极探索培养复合型外交外事人才的新途径,努力培育“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敢斗善斗、纪律严明”的新时代中国外交外事人才。全院师生共同努力,继往开来,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人才队伍的孵化器,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与创新的排头兵和新时期对外交流合作的生力军”,奋力书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部分参考资料:
[1] 刘春:《纪念外交学院诞生三十周年》,载《外交学院学报》1985年特刊。
[2] 郑平:《外交学院三十年》,载《外交学院学报》1985年特刊。
[3] 《40年成绩斐然 新世纪再创辉煌──记外交学院隆重庆祝建院40周年》,载《外交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4] 秦亚青:《在庆祝外交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策划 | 党委宣传部
监制 | 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