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5日至18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我省各大中小学结合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分别随堂观看了“众志成城”“中流砥柱”“精神丰碑”“大国担当”四个篇章,并引发热烈反响。
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五(3)班学生收看思政课《众志成城》
袁沐泽
崇仁县江重实验小学
二(2)班
今天思政课上,我们认识了抗日战争的英雄。英雄们特别勇敢,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一点都不怕牺牲。老师说,我们现在能开开心心上学,都是他们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我知道要爱自己的国家,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像英雄们一样做勇敢的中国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特别骄傲!
张靖坤
崇仁县江重实验小学
五(2)班
我被这堂思政大课深深震撼。从杨靖宇将军嚼着棉絮坚持战斗,到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让我真正读懂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礼物”,我们既要铭记历史、敬畏英雄,更要扛起时代责任,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延续。未来,我会以更昂扬的姿态面对学习与生活,努力成长为能为祖国贡献力量的人,让“中国人”的身份,成为我们永远的骄傲。
艾一涵
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2)班
在课堂上,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再次让我流泪,为保护乡亲,他毅然将敌人引入埋伏圈,最终壮烈牺牲。他才十三岁呀,和我一样大。正是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和安宁。在农村学校,如今有和城市一样好的学习条件,我们要以英雄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把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努力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做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林姝
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
六(2)班
正是因为革命先辈的牺牲和奋斗,才让我们今天能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能拥有快乐的生活和幸福的童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湎于苦难,而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遇到难题不退缩,像战士一样攻克它;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用实际行动保护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颜洁
南昌市青云谱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江西省首批中小学思政课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我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了小学段课程“众志成城”,深受启发和触动。这堂课精准把握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用“儿童视角”将宏大的抗战主题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能共情的成长对话,让历史变得可感可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了“启蒙道德情感”的初衷。今后,我将和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注重教学创新,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尝试将新技术如AI等融入教学,让思政课既有意义更有温度和吸引力。
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学生收看思政课《中流砥柱》
程曦
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
初二(5)班
杨靖宇将军国难当前,毫不退缩;贺龙元帅浴血奋战,至死不渝;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奋笔疾书……在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中,革命先辈们舍生取义、前仆后继,才造就了如今的太平盛世。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让我们扬起领航之旗,努力学习、茁壮成长,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魏祥辉
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
九年级(7)班
聆听《中流砥柱》一课,我深深震撼于抗战岁月里前辈们用血肉筑起的精神长城。他们面对强敌毫不退缩,以坚定的信念和惊人的勇气,真正诠释了“中流砥柱”的含义——是危难时的坚韧担当,是民族存亡之际的钢铁脊梁。这堂思政课让我明白,抗战精神并非遥远的历史,而是融入我们血脉的基因。作为新时代初中生,我将把这份感动化为动力,刻苦学习,锤炼品格,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成为新时代的“中流砥柱”!
邹雅欣
抚州市宜黄县中港中学
八年级(1)班
与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这堂特殊的思政课,我的思绪跟随着影像资料回到了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中流砥柱”不仅让我重温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史诗,更让我思考历史与当下的深刻连接。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中流砥柱”不仅是战略上的支柱,更是精神上的坐标。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先辈那样奔赴战场,但同样面临着新的“战场”——知识的战场、科技的战场、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应当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汪靖娅
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
七年级(10)班
这堂课让我明白,新时代的“中流砥柱”精神,正呼唤着我们这代人的接力与传承。“中流砥柱”不仅是历史书中的英雄形象,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时代浪潮中坚定不移。作为初中生,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家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努力积蓄成为未来中流砥柱的力量。
胡王腾
进贤县池溪镇中心小学
九年级
这堂课让我明白了“做光荣自豪的中国人”的真正含义,那就是既要为民族的辉煌历史感到自豪,更要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新时代少年,我要铭记这段历史,把抗战精神用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努力进步,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让祖国骄傲的中国人!
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2)班收看思政课《精神丰碑》
徐若曦
南昌市第二中学
高三(16)班
“抗战精神”的内核,是在山河破碎时仍选择坚守的勇气,是在黑暗笼罩时仍相信光明的信念。这堂课上,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片段让我真切触摸到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情怀,精神丰碑散发的光芒照亮了我们的征程。它提醒我们,读书不仅为个人前途,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光荣中国人,是那些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的人。我们要接过精神火炬,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使这座精神丰碑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方贤
南昌市第二中学
高三海航班
课堂上,“精神丰碑”的故事让我明白:伟大抗战精神,是面对强敌时的无畏,是绝境中坚守的信念。作为海航班学生,我们肩上扛着的不仅是飞行梦,更是“强国一代”的使命。如今,我们练体能、学本领,每一次精准操作,都是对“精益求精”抗战精神的传承;每一次克服训练难题,都是对“百折不挠”信念的践行。未来,我们定以抗战精神为翼,立志守护祖国蓝天,做自豪中国人,让精神丰碑在云海间永远矗立。
冯媛熙
赣州市第三中学
高一(1)班
“精神丰碑”这堂课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深层认知,也让“抗战精神”从历史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了直击心底的力量。101岁抗战老兵那句“在党的号召下,一定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好”,是把接力棒郑重交到了我们手上。对我们来说,“精神丰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它是课堂上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专注,是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坚韧,是心中始终装着 “家国” 的格局。我们要像老兵期望的那样,承先辈之志,不负时代期许,把知识转化为力量,让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 “长城”,在我们手中愈发坚固;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我们前行路上永不褪色的指引。
闵嗣生
奉新县教体局党委委员
奉新县第一中学校长
在这堂思政大课上,我和青年学生们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了中华民族反帝反侵略的浴血奋战岁月,在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重要使命,要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强大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锤炼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让我们携手在教育的田野上辛勤耕耘,静待满园花开,见证国家更加美好的明天!
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收看思政课《大国担当》
李芳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经贸243班
这堂课,让我深刻领悟到何谓“精神灯塔”。课程中,戴安澜“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的绝笔,中国共产党引领军民浴血奋战的壮阔历程,让抽象的“抗战精神”有了具象的温度。这精神照见了先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也辉映着今日青年“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硝烟已散,精神永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以先烈为镜,将“振兴中华”的信念熔铸于学业,让抗战精神在血脉中延续。唯有笃行不怠,方能告慰英灵,做真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任梦烨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3级英语(3)班
历史从不是陈列的过往,而是指引未来的明灯。对于新时代青年而言,致敬抗战伟大胜利绝非停留在缅怀。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我们更应将历史赋予的责任感转化为行动。我们当以学识为笔、以奋斗为墨,在课堂上深耕专业知识,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发光发热;同时怀揣全球视野,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用青春奋斗与拼搏延续先辈精神,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为人类共同福祉贡献中国青年的一份力量!
王泽成
江西省最美大学生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大国担当》这堂课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清晰昭示了何为真正的“大国担当”。这种担当我愿以“最美”为激励,以“强核报国”为己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梦想,在学习与创新中厚植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硬核青春力量!
魏滋
宜春学院
2022级动物科学专业学生
回望80年前,烽火燃遍华夏大地,中国人民以钢铁意志与不屈脊梁,在14年浴血抗战中挺身而出。这场战争,既是为民族存续而战,更是为人类正义而守,每一寸焦土都镌刻着抗争的誓言。思政大课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学子,我深知“自豪的中国人”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接过先辈的担当,就要把专业所学融入强国实践——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扎根奉献,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青春力量续写新时代的“大国答卷”。
周智文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空调2301班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他们的英勇与牺牲让我深切体会到何谓“大国担当”,何谓民族的脊梁。今日之中国,正昂首迈向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强国建设的使命与担当。我将以抗战精神砥砺前行,刻苦钻研专业技能,立志在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领域深耕发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努力成为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追梦人!
王文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教授
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思政课一体化示范教学活动。首先,在特殊的纪念日子里开展特定的主题教学本身就很有纪念意义,各学段师生容易形成同频共振和同感共情,通过时刻警钟长鸣以居安思危,铭记历史来珍爱和平。其次,这是一次典型的大中小学“同题异构”,从小学培养中华民族要“众志成城”的情感认同,到初中奠定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的思想认同,再到高中须传承“精神丰碑”的政治认同,最后到大学应增强“大国担当”的伟大使命,构建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链条。今后,我们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和样本,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不断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戴晶晶
江西省最美高校辅导员
华东交通大学电气学院辅导员
团委书记
我与同学们一同观看了这堂思政大课,内心深受震撼与洗礼,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传承。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通过这些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引导学生将这份历史的感动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具体行动,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我将与同学们一道,将伟大的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王诚德
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
从“众志成城”“中流砥柱”“精神丰碑”再到“大国担当”,这几堂思政课让我深刻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与不屈意志。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从感动到行动,今后我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形式,将伟大抗战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收集整理更多能够生动体现抗战精神的教学案例,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与“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度融合,教育引导广大学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责编 王作强
一审 董承臻 刘春香
二审 葛纯强 王月忠
三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