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公大官微」出品
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在读英烈子女回信,对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作出深刻阐述,对公安英烈的崇高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对英烈子女的成长进步提出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公安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公安队伍的关心厚爱,为新时代公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能、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学校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政治大事,是全体公大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永远铭记的光辉时刻。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两周年。为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深化实践成效、激扬奋进力量,我校于9月28日召开2025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0次学习(扩大)会,围绕深刻领会、持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行学习研讨。会议强调,新征程上,全校上下要坚持不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上来,以培养公安英才、服务公安实战的成果检验学习贯彻成效,以实干实绩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厚爱,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公大答卷。
与会同志共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全文。2023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英烈子女代表、我校2021级警务硕士、北京市公安局指挥部白沛汶同志和我校在读英烈子女代表、2025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研究生王阳同学应邀参加学习交流。两位同志结合自身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分享践行重要回信精神、立志从警报国的心得体会和成长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在读英烈子女的回信,是学校办学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政治大事,是全体公大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永志铭记的光辉时刻。两年来,学校毫不动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将期望和嘱托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部党委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新突破。
坚持思想引领,在公安院校政治建设中“树旗帜”。
举办政治建校成果展,开展“英雄之路”铸魂育人工程,打造弘扬英模精神“八大精品项目”,设立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重要回信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重要回信精神融入办学顶层设计,编制实施学校《关于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实施“六个一工程”“六个有组织建设”,释放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高校党建“样板工程”,建强基层堡垒,共有7个党组织、15名党员获省部级表彰。
紧跟实战发展,争做优秀公安人才培养“先行者”。
积极创新“教学研练战”人才培养模式,与公安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办“金盾”实验班,开设3个“双千计划”微专业,开办4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牵头组织编写部统编教材83本,创新“专项制”警务硕士培养模式,获批建设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加强公安实践教学;实行暑期集中公安见习,人才培养实战化水平不断提升。实施AI赋能教学“七条措施”,培育“智慧教改”项目19项,引领公安教育数字化转型。创建未来警务学院,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强化科研攻坚,构筑科技兴警支撑赋能“新引擎”。
坚决落实部党委交办各项任务,积极服务科技兴警战略,近年来获批高水平项目不断增多,获批建设2个国家级、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40项智库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和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入选国内权威评价机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2025年AMI智库”入库单位。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成功入选C刊。
推动开放办学,建设警教融合服务实战“示范区”。
推动开放办学,建设警教融合服务实战“示范区”。发挥公安培训主阵地作用,年均培训超1.3万人次。积极开辟培训新赛道,填补警用无人机培训领域空白,拓展企业培训、海外安保、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等社会培训,开办少年警训营等,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共建“战学研”协同创新平台7个,细化落实126项重点合作项目,遥感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行为科学实验室、食药环创新中心、首都安全治理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积极发挥科技优势,为实战一线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承办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分论坛,正式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全球学院联盟,邀请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出席学生毕业典礼,率先开展警务培训“走出去”,打造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典范窗口。
实施人才强校,锻造高素质公安师资人才“先锋队”。
开展公大学者、公大名师、公大青培等计划,打造“战略学者—领军学者—警英学者—青年学者”人才梯队。两年来,共有100余人次、30余个团队斩获省部级荣誉,其中3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3人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获公安部部级津贴、3人获评公安部领军专家、7人获评公安高等教育部级教学名师、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个团队分别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持续完善青年人才发展机制,新评高级职称教师中青年占比达65%。实施新入职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入职首年全职担任本科新生学业辅导员,强化师生纽带联系。“双师型”队伍规模稳步扩大,实战教官参与教学科研程度不断提升,为学校注入新动能。
在以重要回信精神牵引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学校也始终把对在读英烈英模子女的关爱放在心上,构建起“政治引领+学业助力+成长护航”三位一体的关爱优抚工作体系,确保“一人一策”精准培育,切实做到关怀有温度、沟通有深度、关爱有厚度、辅导有效度。
会议强调,今年是学校建校77周年,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全校上下要坚持不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上来,以培养公安英才、服务公安实战的成果检验学习贯彻成效,以实干实绩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厚爱,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公大答卷。
会议要求,要牢记重托、赓续荣光,确保重要回信精神常学常新、见行见效。要赓续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贯彻“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办学方针,不断强化忠诚教育和党性淬炼,引导师生切实把对党忠诚内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外化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行动。要弘扬公安英烈英模精神,积极构建崇尚英雄、缅怀英烈、学习英模的文化育警环境,探索完善以忠诚教育为核心的思政育人体系,全力打造“英雄之路”大思政育人品牌。要全力锻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紧密对标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以警务化管理为抓手砥砺学生过硬作风,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要始终把在读公安英烈英模子女教育培养、关爱优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支持英烈英模子女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积极传递组织的温暖和关爱。
会议强调,要忠诚使命、感恩奋进,将重要回信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忠诚育警全过程各方面。要突出实战导向,持续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深化“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以数字技术牵引教学形态转型变革。要坚持“五育并举”,优化综合素质测评标准,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水平,引导学生多参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活动。要继续推进未来警务学院建设,鼓励支持有科研天赋的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创新。
会议要求,要胸怀全局、服务实战,以重要回信精神引领服务公安工作现代化。要把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等重要论述一体学习领会、一体推动落实,不折不扣完成部党委交办学校的政治任务,扎实落实学校《高质量发展意见》《三年行动方案》等制度文件,全力推进“六个一工程”“六个有组织建设”。要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系统实施公安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计划,构建中国自主公安学科知识体系。要全方位对接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工程,有组织开展学术研究、科研攻关、智库服务等工作,提升学校对公安实战的支撑力和贡献度。要稳步推进国际化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执法人才培养、警学交流、警务培训等合作。要大力推动学术阵地建设,办好公大学报、公安学研究等期刊,以高质量学术成果建设一流学术方阵,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校党委书记曾海燕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轶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刚作重点发言,校党委副书记、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院长刘宇鹏带领与会同志重温重要回信全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以及校属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王作强
一审 :王镱燃 刘春香
二审: 张文骐 王月忠
三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