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
学校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
暨教职工表彰大会
隆重表彰2023—2025年度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党委书记吴强明为
“劳动模范”获得者代表颁奖
下面让我们共同见证他们的荣光
领略模范的时代风采
曹丹平,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讲国家一流课程《地震勘探原理》,主编规划教材《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并获批山东省一流教材。主要研究领域为油气储层地球物理,注重储层预测与地震反演、人工智能、数字岩石物理、分布式声传感等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科研项目20多项。形成多项特色技术并编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成果在深水、深层和非常规等多个领域得到工业化应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7项,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指导学生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陈德春,石油工程学院教授,“采油工程”课程负责人,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作为负责人完成石油工程专业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主持和参与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生评教优秀。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8项、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完成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19项,主编教材4部,教研论文13篇。获省级科技奖3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6项,参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110余篇,指导学生获全国层面各类竞赛奖项16项。从教34年来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青岛高校教学名师,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称号。
柴永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课题1项、1000万元以上工业转化项目3项。在Nature Comm.、Angew. Chem.、Adv. Mater.、Chem. Eng. J.等发表论文52篇、ESI高被引论文10篇,授权专利35项、10项专利获得工业转化应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批2024年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从教17年来,始终奋斗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教一线,潜心教书育人,勇攀科技高峰,为学校、学院和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贡献力量。
纪仁杰,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香港香江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作为专业负责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4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作为导师的高端装备制造研究生党支部和系主任的机电工程系党支部均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从教14年来,潜心教书育人,致力科研创新,关爱学生成长,展现了一名大学教师爱岗敬业的匠心精神。
郑健,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讲师。自2015年以来连续10年担任专职辅导员,先后负责1150名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协助学院领导负责新闻宣传、网络思政工作,曾任学校易班发展中心、青年新媒体中心指导教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获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优秀易班指导教师等荣誉奖励30余项,主持或参与厅局级以上课题12项,发表论文8篇。十余年来,在扎实做好日常管理基础上,深耕网络思政阵地,立足学生需求,以笔触为对话工具,以屏幕延展“思政课堂”,着力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理服人,在校报、官微等平台发表系列网络思政文章40余篇,累计10万余字。
林日亿,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带头人。组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科研团队,在稠油热力开采、油田地面节能降碳技术领域长期保持国内领先优势,重点突破稠油热采次生硫化氢生成机理与防治、稠油原位改质降黏及油田大规模高效蓄热等核心技术。建成山东省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优质研究生课程1门,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特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横向课题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王振杰,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测绘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带头人,测绘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4项,以第二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承担其他项目多项。牵头获得2024年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卫星导航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学术奖项;积极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获“挑战杯”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工作以来,扎根行业前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在“水下北斗”关键技术研究和地震监测及预警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孙大满,外国语学院教授、俄语专业带头人。构建了“俄语+英语+能源”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为“一带一路”培养了1000余名俄语人才。近五年主持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6项,省级研究中心1个;出版著作、教材7部;获评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挑战杯”项目获国家第十七届挑战杯二等奖,指导2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年来从事俄语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致力于俄罗斯文学、文化及石油科技俄语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曾获评“塔中友好使者”、青岛高校教学名师、青岛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王力军,基建处工程科科长、高级工程师。扎根古镇口校区基建一线,作为技术骨干主编参编技术方案、现场管理办法等100余项重要文件,严格审阅并监督执行各类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等300余项,办理工程签证80余件;作为现场管理的关键把关者,在签证审核、工程量确认、隐蔽验收、质量安全监督等各个环节严格履职。与基建团队共同努力,成功建成70余万平方米现代化校园(东区圆满收官,西区一期进入收尾阶段),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所建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多项表彰。身为校园建设现场管理的一线耕耘者,用汗水浇筑卓越品质,在钢筋水泥间书写坚守,于方寸土地上诠释匠心。
荣光时刻,致敬过往
薪火相传,启航新程
劳动模范用他们
躬耕不辍、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
展现出石大人追求卓越的品格
和石大精神的生生不息
让我们为石大教师点赞
汲取榜样力量
激发奋斗热情
为学校发展和教育事业
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