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9月15日,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人事处、艺术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我讲我的‘立德树人’故事”主题活动暨颁奖典礼在艺术中心歌剧舞剧厅成功举办。党委书记张立杰,院长王刚,党委副书记强陆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易红彬,副院长侯颉、陈勇出席活动。各院系师生代表及学校副科级以上干部等300余人参加活动。
“我讲我的‘立德树人’故事”主题活动是西安音乐学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特色活动,是推进艺术思政融合、构建“人文西音”的有力举措。2022-2024年学校连续3年举办了三届“我讲我的‘立德树人’故事”主题活动,60余名教师先后走上舞台,讲述育人故事,生动展示了西音教师的精神风貌、师德风范和育人智慧。
为深化活动成果,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本年度我校持续开展宣讲活动。自启动以来,广大教师、管理和教辅人员热情参与,呈现了“全动员、全覆盖”的热烈氛围,最终推选出23位教职工参加本次校级宣讲活动。
让我们一起走进23位西音教职工的“立德树人”故事,聆听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温馨故事和心路历程,感悟他们在躬耕教坛、立德树人实践中的教育初心和育人智慧。
(按宣讲顺序排列)
张小雨
声乐系教师
“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而我的父母时常提醒,无论是学习, 工作亦或是生活,你永远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的第一导师。要学会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再以大方的态度表达,但永远以严谨的姿态要求自我。自立,而后立人。何其有幸,数年之后,我成为了这样的‘领路人’。”
王智斌
人事处工作人员
“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年纪大了,以后老了,还要能随时可以见你,你可不能犯错误啊’。不能犯错误,要随时可以见你——这句话无数次地闪回,在我心中,这句话已厚重成一面墙,一面防火墙,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问题上,题还没出,父母已经给了我答案。”
梅耀轩
舞蹈学院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深知,除了训练身体,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欲望才是我的重中之重,用心去了解他们,走近他们,给他们心里建立起芭蕾的审美意识与自信心才是最重要的,告诉他们:‘在这里,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王子与天鹅,这条路,我们一起走’。”
郭雯
钢琴系辅导员
“走之前,他对我说:‘老师,谢谢你们......如果有来生,我也想做帮助别人的人。’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资助’的本质是育人,‘帮扶’的背后是立德。正是通过这样的陪伴与坚守,我们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向善的种子,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
王希
财务处工作人员
“在账本的字里行间,在凭证的装订线里,书写着属于会计核算人员的‘立德树人’故事——那就是让每一分钱都承载信任,让每一个数字都折射光芒,让每一次核算都成为滋养诚信与责任的土壤。数字是冰冷的,但赋予数字意义的人,是有温度的;制度是刚性的,但执行制度的心,可以是柔软的。”
杨小龙
音乐教育学院教师
“师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它的性质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爱,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种一视同仁的爱。有爱才有责任,师爱才能发挥它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功能。”
杜丽萍
人文学院教师
“教育是爱的共鸣——当学生愿意和你分享心事,当倔强的眼泪化作信任的微笑,当孤独的灵魂找到群体的温度,这便是教师最珍贵的幸福。我坚信:每一个用心守护的成长,每一份用爱点燃的希望,都会为‘立德树人’的星空增添璀璨的星光。”
邢立珂
声乐系教师
“我有个习惯,只要是学生的比赛和演出,我一定去,因为我不去,他们会紧张,但是说实话,每次在台下我都比他们紧张。我结婚那天,世尧上台发言,说撞见我在琴房,边吃药,边给学生上课;说我排歌剧时,发烧39℃依然坚持完成演出;说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都会用心去教。他说:‘邢老师教我的不只是唱歌,是怎么当一个‘不糊弄’的人。’”
赵逊
民乐系教师
“学艺先学德,吹笛先做人。这是我对学生的第一课要求。竹笛的演奏需要气息的沉稳、指法的精准,更需要心性的磨砺。我曾教导一名天赋出众但心浮气躁的学生:当他急于炫技时,笛声便失去了韵味;而当他静心体会曲中家国情怀时,技巧反而浑然天成。这正是竹笛的启示与艺术的高度,永远与心灵的厚度成正比。”
刘春晓
学报编辑部工作人员
“学报编辑工作的日常,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以最质朴的行动诠释着立德树人的真谛,让学术传承中不仅有知识的传递,更有品格的塑造与精神的引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一段无声却动人的育人故事。前辈目光如炬,照我前路;我辈步履铿锵,不负星河。”
王尚清
作曲系辅导员
“立德树人,是‘爱’的温度、‘严’的尺度与‘能’的深度三者的交响。用爱心守护,筑起信任的港湾,让教育有温度;用严格要求,划定成长的坐标,让品德有根基;用激发赋能,点燃思想的火焰,让未来有方向。辅导员的工作,平凡而琐碎,却是在青年学子‘拔节孕穗期’的关键守护与塑造。”
李默
附中教师
“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别人期望的样子’,而是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当老师用倾听代替评判、用陪伴代替说教,当家长用道歉消解权威、用理解代替焦虑,我们便在孩子心中播下了‘自我认同’‘责任担当’‘理性沟通’的种子。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它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韧,让对立的关系走向和谐,让每个生命都能在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中,勇敢地走向未来。”
武心怡
艺术中心工作人员
“对我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与学生的共舞;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的种子。以舞育人,以德铸魂——这是我坚守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一段未完待续的故事。”
王婕
民乐系教师
“师德的根本,是用自己的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未来,我将继续以民乐系前辈们为榜样,在西安音乐学院这片沃土上,以琴道传艺,以师德润心,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传承王沂甫先生的琴道精神与刘达章教授的教道精髓。”
吴雪莹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身教胜于言传’……站台前的这一扶,比任何一堂理论课都更直观地诠释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这封感谢信,是对一位普通市民的谢意,更是对‘教师’这个身份所承载的道德期待的无声回应。‘立德’不在云端,而在我们俯身搀扶的指尖;‘树人’的种子,往往播撒于我们不经意的善举之中。”
霍凡超
作曲系教师
“只有发自内心的教育,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用音乐传递真善美,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梦想。”
何亚琪
现代音乐学院教师
“学生事,无小事。作为一名一线专业教师,也曾担任年级的班主任,我见过叛逆却执着的孩子在国家级比赛舞台上满眼泪光,也见过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我的帮助下成长蜕变,成为温暖而坚定的音乐人,这使我更加坚信,我的执着、我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我知道,只有守住学生的尊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站稳脚跟,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韩晓静
管弦系教师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传授的不仅是节奏与技巧,更是做人的品格与境界。每一次排练、每一场演出、每一次学术碰撞,都是我们共同修习‘德艺双馨’的课堂。展望未来,我愿继续扎根于这片深爱的音乐沃土,以身为范,引导一代代打击乐学子明德修身,精进技艺。让这师德的薪火,在西安音乐学院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永远传递!”
杨照民
音乐教育学院教师
“真正的教育远不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在于品格的塑造、心灵的唤醒和精神的引领。从‘歌唱家梦’到‘育歌者行’,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声乐艺术的敬畏与赤诚。我愿把积累的舞台经验、教学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更多热爱声乐的孩子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高。”
张阳
钢琴系教师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学生成长需要火热和真诚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所以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徐龙
人文学院教师
“我也必须坚持将这浸润心血的师承传统,化为日常的言传身教,把那些无形的、却又重逾千斤的学术品格与人文情怀,交付到我的学生手中,让‘明白’一直延续。”
王怡
图书馆工作人员
“书是文明传承的命脉,承载着千年智慧的积淀与传承,是思想启迪的火种,是育人根基的梁柱!若说楼宇是学校的筋骨,生命是岁月的过客,那图书馆的书便是灵魂的脊梁,不容弯折,不可消亡!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在我眼中,图书馆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藏书空间,而是一座具备无与伦比优势的跨界桥梁平台。”
高源
管弦系教师
“我始终秉持‘以艺润心,以德树人’的理念,深知音乐教育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品格的塑造、精神的滋养。在音乐课堂中,我愿化作一盏明灯照亮学生的艺术之路,引导他们在追求音乐理想的同时,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长为德艺双馨的时代新人。”
于细微处见光芒,于平凡中显担当。23位西音教职工用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初心,用动人的故事诠释了西音教师队伍的大爱大德。教育家精神,就在这一个个平凡的瞬间、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熠熠生辉。
评委点评
活动现场评选并颁发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对本次活动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作品,学校将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等形式,持续开展宣传学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党委书记张立杰、院长王刚
为李默、邢立珂颁发一等奖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易红彬
为徐龙、霍凡超、王智斌、张阳、何亚琪颁发二等奖
副院长侯颉、陈勇
为韩晓静、刘春晓、高源、吴雪莹、王婕、武心怡、郭雯颁发三等奖
韩兰魁教授、韩小鹰教授、白萌教授
为王希、王怡、王尚清、赵逊、杨照民、张小雨、梅耀轩、杜丽萍、杨小龙颁发优秀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强师铸魂,把师德师风与教风学风建设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厚植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着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广大西音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政治信念更加坚定,思想品德日益提升,专业素养持续更新,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讲好新时代育人故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我讲我的‘立德树人’故事”主题活动是西安音乐学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品牌活动之一。活动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讲述者以平凡岗位中不平凡的事迹为切入点,映照宏大的时代精神,展现真挚的育人情怀,让全校教师从身边人的事迹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并熔铸为西音大学文化精神特质,为培育时代新人厚植了成长沃土。
学校将持续深化活动,健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将活动成效转化为涵养高尚师德的实践过程,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艺术人才,推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西音力量!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