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公大官微」出品
《人民公安报》9月27日第一版报道我校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
《人民公安报》9月27日第四版刊发我校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侧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召开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
持续推进“英雄之路”铸魂育人工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重要回信精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6日在京召开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与会公安英烈子女代表表示,要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与嘱托,以英雄的父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本领,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校召开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
2023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回信,勉励他们以英雄的父辈为榜样,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两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将其作为学校传承英模精神、服务公安队伍、强化铸魂育警的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完善英烈子女关爱优抚工作体系,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批优秀公安英烈子女脱颖而出,在各类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崭露头角,展现了公大学子的卓越风采。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已达98人,规模创历年之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负责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字字千钧、情深义重,不仅是对英烈子女的亲切关怀,更是对全体公大师生和全国公安队伍的巨大鼓舞与鞭策,为公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忠诚育警根本任务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党委将始终如一把关爱培养英烈子女置于重要位置,持续推进“英雄之路”铸魂育人工程,细化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完善“一人一策”培养机制,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营造更优条件。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侧记
金秋的北京,风和日丽。
9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公安英烈子女座谈会在木樨地校区主楼召开。会场里暖意融融,学校主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与15名在读公安英烈子女代表共聚一堂。大家谈感悟、聊收获、话未来,缅怀公安英烈,激扬奋进力量。
两年前,同样是在这样一个碧空如洗、花团锦簇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8名在读英烈子女回信,勉励他们以英雄的父辈为榜样,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这是一次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郑重纪念——
2022级涉外警务专业本科生李欣蔓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在读英烈子女之一。她在座谈会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父辈的牺牲奉献给予崇高评价,对我们成长成才寄予殷切期望,成为我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2025级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本科生陈姝伊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公安英烈的精神是镌刻在警徽上的永恒坐标,是我一生追随的信仰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殷切嘱托,始终铭刻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全校师生心头,由衷的情感与深沉的共鸣在会场中激荡。
这是一次关心关怀公安英烈子女的深情相聚——
两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一以贯之持续完善公安英烈子女关爱优抚工作体系,在学业上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在发展上畅通推免深造等渠道,在生活上落实各项资助保障,努力做到“关怀有温度、沟通有深度、辅导有效度”。
座谈会上,公安英烈子女代表交流汇报了学习生活情况,言语间饱含对母校的深情。
“我曾因失去父亲而感到孤独,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这个大家庭给了我力量。”2022级侦查学专业本科生邓均晟说:“学校针对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的关爱优抚十条措施,把关心关爱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日常,为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王阳说:“进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来,我不忘肩上责任,将组织的关怀与期望转化为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我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学校的关怀与培养。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
这是一次担当使命、奔赴梦想的焕新出发——
2024级数据警务技术专业本科生刘辜克焱分享了自己日益适应警务化管理、享受校园生活的历程。大一学年,他的综测排在专业第9名;课余时间里,他荣获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全国二等奖,在“预备警官讲经典”比赛中斩获校级一等奖。
“我收获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鼎力支持。”刘辜克焱表示,会珍惜学校提供的广阔平台和优质资源,勤学苦练、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公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3级数据警务技术专业本科生庞天翊是革命烈士、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特巡警大队原大队长庞帮荣之子。去年暑假,他回到父亲战斗过的南京夫子庙派出所等公安基层单位见习锻炼。
“在与公安前辈并肩战斗、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公安英烈勇于奉献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投身新时代人民公安事业的决心和勇气。”庞天翊说。
展望未来,李欣蔓的心中充满无限憧憬与坚定力量。“毕业之后,我立志返回生我养我的家乡热土,申请重启我父亲生前使用的警号。”她坚定地说,“我要沿着父亲的足迹,继承他未竟的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的关怀厚爱。”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负责人对与会公安英烈子女代表们说,“希望你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父辈的青春篇章。”
责任编辑:王作强
一审 :董承臻 刘春香
二审: 张文骐 王月忠
三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