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坚持以“小切口”破题、用“微创新”积势,立项实施了一批局长突破项目、校园“微改革”项目,为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赋能加力。根据中期交流情况,我们精选了部分优秀案例进行展播,分享交流来自县市区和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今天推出第四期。
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开展“乐考”落“双减”
创新评价促成长
潍坊高新区东明学校以“乐考”为突破口,构建起素养导向的评价新体系,让无纸笔测评成为赋能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载体,用生动的教育实践证明了评价不是筛选的标尺,而是成长的导航。
一、锚定素养,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紧扣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大维度,形成覆盖“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评价框架。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手册》等工具,融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既关注学生成长点滴,又重视阶段成果反馈。不同年级分层设计评价主题,1-2年级侧重基础素养启蒙,3-6年级聚焦综合能力进阶,适配学生成长节奏。
二、创新形式,让评价“玩”出素养深度
学校以情境化闯关为核心,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趣味任务。一年级“夏日森林探险记”中,学生化身“探险小勇士”,在“收集阳光种子”“寻找智慧果实”等关卡中,完成语文表达、数学推理、科学实验等挑战;二年级“小毛虫蜕变记”串联起“朗读小达人”“计算大比拼”“垃圾分类”等跨学科任务。体育“跳绳吉尼斯”不止考核数量,更关注坚持与协调;整本书阅读大赛通过“智慧较量”培育思辨能力;名著展演将文学理解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实现多素养协同生长。
三、技术赋能,让成长可感可知
运用数据画像技术分析学生综合素养,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精准定位优势与不足。教师依托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推动评价从“结果判断”转向“成长导航”,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学习的价值,在实践中体会成长的意义,在多元评价中看见更完整的自己。
农村小学创意娃衣美育课程
的融合推进行动研究
为解决乡村美育资源分散、学科融合不力等问题,青州云门书院大力实施“小娃衣承载大美育”乡村美育微改革行动。娃衣课程先后获评市好课程、省校本课程优秀案例及优秀课程方案,教学经验被《山东教育报》宣传推介。
一、构建融合课程,深化学科融通
构建以美术为核心,融合数学、劳动、传统文化与音乐四学科的“一核四翼”课程体系。通过数学比例测量、几何剪裁强化空间思维;开展“从棉田到工坊”劳动项目,融合种植、纺织与创作,培养裁剪、缝纫技能;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授课6次,指导学生进行云肩设计等作品创作;结合春耕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服饰展演,参与市级艺术成果展。
二、打造递进模式,促进素养提升
构建以“赏、创、展、思”为四阶主轴,融合“服饰欣赏、剪纸服装、服装设计、服装制作、评价活动、动态展演、服饰文化”七环节的教学模式,打造从审美感知到文化内化的素养阶梯。低年级通过线稿绘制与撕剪拼贴活动,实现以“赏”激趣、启蒙;中年级借助扭扭棒、皱纹纸等材料进行“创”意设计与制作;高年级聚焦“展”与“思”,侧重缝纫实践与文化传承,实现了技艺融通与文化浸润。
三、创新联动教研,夯实专业根基
建立“县—校—坊—组”四级联动教研机制,其中,青州市教研院提供专家支持,开展美育专题培训3场,覆盖教师150人;校级组建课程开发小组,编制校本课程;建成娃衣美学工作坊,配备缝纫设备4套、人台模具200个;学科组每月2次研讨,打造12个优质课例,形成理论与实践闭环。
四、实施数智赋能,拓宽美育场域
构建“展、课、群、台”四维数智化美育空间,突破育人场域边界。云端展厅展出娃衣作品240件,突破展陈时空限制;开发系列微课3期,融思政于美育;社群构建学习共同体,促实时交流;智慧平台发布教程12节、直播课2场,覆盖县域师生千人,实现了优质美育资源广泛共享。
五、深化协同育人,凝聚美育合力
构建“家校社”三维协同美育共同体,组织“亲子娃衣设计”3场,凝聚多方育人合力;联合制衣厂开展研学实践活动,200人次体验劳动与美;走进社区及养老院进行展演,增强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四季体能活动模式
的建构与实践
寿光市市直机关幼儿园东郭园聚焦幼儿体育核心素养提升,积极破解幼儿园运动中存在的内容模糊、季节受限、支持不足等难题,构建起适用于3-6岁幼儿“四季可调控”的体能活动模式,实现了“健康体魄、健全品格”的发展目标。
一、建立儿童运动目标体系,让运动有方向
研究制定《3-6岁儿童体育核心素养层级化目标体系》,将抽象的运动素养转化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并细化为身体移动能力、运动自理能力、运动习惯等8项可观测、可测量的行为指标,系统解决了幼儿园运动育人目标模糊、难以评估的难题。
二、构建四季调控内容体系,让运动有质量
探索“气温-动作-强度”匹配模型,指导设计不同温度下可开展运动的类型、强度及时长,累计研发冰雪活动30个、分层活动包15套,形成了“多样化热身、多类型运动、多方面放松”的内容体系,实现全温域科学覆盖。其中,多类型运动从“基本运动游戏、项目运动游戏、操节运动游戏、季节运动游戏”入手,在内容和时间上进行科学调控,研究制定室内活动预案,以应对气温变化和恶劣天气,保障幼儿一年四季持续不断地开展科学适宜的运动锻炼。
三、探索多元协同支持体系,让运动有智慧
创新应用智能分析技术,构建涵盖日常性评估、阶段性评估、可视化评估的“三维一体”过程性评估体系,生成个体“运动发展曲线”,推动幼儿运动评估横纵贯通、精准可视,实现基于数据的个性化运动干预。创新实施机制,设计“室内外场地动态轮换表”,建立“6大项目自选式菜单”,保障活动灵活高效。创新协同机制,推动家园社签订《冬季运动公约》并达成共识,联合小学体育教师、社会体适能机构、运动特长家长建立“运动发展共同体”,持续营造运动氛围,实现“全员运动”新生态。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葛纯强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