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执教路,一颗育人心。在诸城教育的沃土上,姜明宇老师从青涩走向成熟,她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左手执粉笔播撒知识火种,右手握笔墨书写家乡深情,在三尺讲台上诠释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让教育的温度与家乡的厚度在课堂上同频共振。
课堂虽小乾坤大,为人师,必先教好课。每一节课都要有更精致的追求,是她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从教以来,她始终把自己的语文课堂作为传承家国情怀的主阵地,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将语文与历史、音乐、影视、朗诵等多学科艺术形式深度融合,让家国情怀得以多元生动地呈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既注重文本解读的深度,又强调情感体验的温度。比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她巧妙利用影视资源,组织学生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片段和抗美援朝胜利纪录片,使学生在震撼的影像中感受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课文内容形成强烈互补,丰富了教学的内涵与形式。在教授《黄河颂》时,她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合唱《保卫黄河》,通过欣赏歌曲、分析歌词,让学生从音乐的磅礴力量中感受家国情怀,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她让爱国主义教育变成了可听可看可感的生动体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诸城人,她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姜老师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默默耕耘的语文教师。她特别注重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家乡的种子,她教育孩子们要热爱诸城,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回报家乡。她经常在课堂上分享诸城文化名人的故事,鼓励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分享身边的精彩与感动,记录家乡的美好与发展。姜老师以身作则,闲暇之余,她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阅读与写作中去,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家乡的变迁,传递对家乡的深情,《今夜,与潍河公园重逢》这篇散文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篇文章最初只是她写给学生的下水文,旨在教会学生如何以小见大,将日记中的片段升华为一篇情感真挚的文章,可文中那份对家乡的赤诚与细腻的观察,却意外引发了广泛共鸣,成为无数诸城人心中“家乡记忆”的共鸣曲。
她还善于从日常生活、时事热点中挖掘教学资源。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后,她引导学生用文字抒发对祖国的深情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她还创设性地组织了“我来讲抗日战争故事”“我来绘大国武器装备”“班级军娃讲军营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将观看阅兵仪式后震撼人心的感受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强劲动力,从而激励学生为建设更美更好更强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姜明宇老师用她的文字和课堂,生动诠释了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与担当。姜老师说,曾经,她的老师为诸城教育奉献了毕生心血;如今,她也站上讲台继续延续教育的薪火。未来,她将脚踏实地,以更饱满的热情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姜明宇老师的事迹,并非个例,长期以来,全市广大教师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不仅深耕知识传授的沃土,更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点亮无数孩子的成长之路。正是这样一群心怀理想、饱含情怀、勇于担当的教育人,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托举起诸城教育的脊梁,推动着全市教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在此,我们倡议广大教师以姜明宇老师为标杆,既要潜心育人,又要情系家乡,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捕捉诸城的人文底蕴与时代风采,用传播美的行动讲好诸城故事,以教育者的温度为家乡代言,为谱写诸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坚实的教育力量。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王镱燃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