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官网平台推广了我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典型经验!一年来,威海在实验区建设中积极担当、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威海智慧。
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我市在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评估验收“一片红”的大好形势下,先后获评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基础教育“市县结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这深度契合了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优质均衡迭代升级的现实需求。
以此为契机,全市统筹设计、系统谋划,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和课程、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扎实举措,着力实现以“小切口”破解“大难题”,以“微改革”服务“大民生”,全力以赴回答好“教育强国,基教何为”的时代命题。
聚焦关键环节,推动课堂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市域课程规划和转化落地行动。立足市域特点、传统优势与教育实际,基于全市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剖析教学改革的重难点问题,对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统筹规划,强化“海洋教育”特色、深化红色文化传承,积极探索契合滨海城市特质的“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素养多元”的课程实施体系。今年我市成功承办了山东省优秀课程设计工作坊活动,由威海市组建的20人课程团队聚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研制出更科学规范的“一校一策”学校课程方案典型样例,以及更具指导性的课程方案评价参考。
二是系统推进市域教学方式变革行动。以弹性长短课时改革为契机,深入探索项目化、探究式、跨学科主题学习等“长课时”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有效运用“威海名师辅导讲堂”等微课资源,聚焦答疑解惑提高“短课时”课堂效能。以大单元学习、情境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单元作业设计等主题研究为教学变革提供内容保障;以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小班化教学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教学组织形式保障。我市出台的《关于优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间活动时间的指导意见》,全域落实课间活动15分钟、每天1节体育课、校内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长短弹性课时等系列举措,打通课间活动与课内课程实施壁垒。
三是强化教育教学评价牵引行动。探索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应用闭环实施机制,开展“作业减负、书包减重”专项行动,健全学生作业管理机制,建立“精设计、少布置、勤分析、多指导、重改进”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规范。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以“限量供给制、限时熔断制、弹性选择制、预警通报制”等8大作业实施机制,以及实验校深化研究、先行先试等举措,有效解决作业功能异化、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等问题,推动“作业减负”改革攻坚任务落地落实。
强化系统保障,确保改革落地有声
为确保改革稳步推进、持续见效,我市构建了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一是责任机制层层落实,建立“市-区-校”三级目标任务责任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推进实验区建设。二是专业引领支撑发展,实施“威海教育名家工作室”“四名工程”等名师项目,深化“强镇筑基”“质量下乡百校行”等帮扶行动,构建三级教研共同体,为改革注入持续专业动能。三是智慧平台赋能教学,建成“智慧教育”云平台,汇聚数字化资源超2000万个,联通全市学校录播教室,实现“同听一节课、同研一节课”;开办“威海名师辅导讲堂”,汇集全市名优教师,每周开发录制优质资源,免费提供、全域共享。
此次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威海模式”获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推广,是对我市义务教育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我市“市县结合”基础教育机制改革经验也于近期同步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举办的“2025年教育强区(县、市)落实教育强国规划纲要与规划研讨会”交流推广。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遵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则,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王作强
一审 :董承臻 刘春香
二审: 张文骐 王月忠
三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