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雾缭绕的“坝子”中来
到逶迤高耸的雪山中去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2025届博士毕业生向云飞的青春足迹
可以概括为
“云贵高原→清华园→青藏高原”
获得2025年清华毕业生“启航奖”金奖的
向云飞
作为学生代表之一
在2025届毕业生党员大会暨启航出征仪式上
接过了象征着使命与担当的出征旗帜
启航出征授旗仪式(左三为向云飞)
“那一刻,‘使命’这个词语
有了沉甸甸的实感”
告别九年清华时光
他奔赴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
投身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发建设
“愿能一生为国造重器!”
让我们一起走近
“清华毕业生去哪儿”系列报道
为你讲述各行各业
新一代清华人的奋斗故事
深入工程一线,点亮报国理想
家乡蜿蜒曲折的溪流
滋养了向云飞的童年
两位考入清华水利系的高中学长口中
清华人建设大国重器的故事
点亮了他的理想
2016年盛夏
填报高考志愿时
向云飞毫不犹豫地遵从了心中的向往
进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就读
“这里有传统工科的专业训练
又能探索智能建造的前沿”
在校期间的向云飞
不断夯实知识储备
广泛参与专业实践
向云飞在国际土木与建筑工程计算国际会议(ICCCBE 2024)上汇报
专业课程中
他学习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等
重大工程的建设历程
依托“SRT”“挑战杯”等学生项目
他开启科研探索
前往老挝、马来西亚、智利等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践调研
去非洲几内亚开展专业实习
他在中国企业承建的海外水电项目中
看中国技术如何点亮全球灯火
向云飞在非洲几内亚苏阿皮蒂水电站专业实习
工程建设的艰辛与壮阔
令向云飞印象深刻
专业报国的愿望就此落地生根
他决定申请读博
深耕水利水电工程领域
AI+水电工程,打造“安全大脑”
博士阶段
向云飞的研究方向聚焦
水电工程的智能化安全管理
探索工程建设管理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创新
向云飞与导师林鹏教授
2022年
在导师林鹏教授的指导下
向云飞敏锐捕捉到技术变革契机
“可以给水电工程的施工现场
配备安全管理的AI大脑
进行风险智能管控”
他将课题组历经10余年时间收集的
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数据
转化为知识图谱
并开发智能安全管理大模型
针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不同场景
自动分析安全隐患风险
推理生成相应的整改方案
并基于整改结果进行反馈优化
如同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全过程实时在岗
有效解决了安全管理活动依赖人工经验
安全管理知识难以复用和迁移的难题
支撑水电工程安全管理
由经验型向知识驱动型转变
向云飞在工程现场调研
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读博的五年间
向云飞前往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
雅砻江、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多个水电工程
开展科研工作
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已在
多个水电工程得到应用
他说
“当你看到工程发电投产
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
有了切实提高
而你是这个伟大工程的一分子
这种自豪感无可替代”
奔赴雪域高原,铸造国之重器
去西藏
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发
主动申请深入重大工程一线
择业时
向云飞几乎没有犹豫过
“家人最初是有疑惑和担忧的
但我和他们说
三峡工程是教科书里的传奇
如今
我有机会亲身参与、亲手打造
一个全新的传奇
怎能不令人心潮澎湃?”
“高寒高海拔地区”
“诸多世界级难题”“世纪工程”
是向云飞所要奔赴的工程的关键词
但越难、越险
越令他斗志昂扬
“我深知这项工程对西藏清洁能源开发
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意义”
向云飞说
他不止一次地想起水利系的系歌
“前面是滚滚的江水,身后是灯火辉煌
壮丽的事业我们骄傲
豪迈地奔向前方……”
对他来说
能够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的发展
融入国之重器的建造
是荣幸,更是使命
险峻的深山峡谷中
雅鲁藏布江正奔涌而下
向云飞即将开启新的征程
此身从此付江河
只待灯火照疆野
各行各业新一代清华人的奋斗故事
将继续为你讲述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邓永军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