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械臂精准托举篮球
当代码在芯片中飞速流转
青岛理工大学沧溟机器人战队
在第 24 届 ROBOCON “飞身上篮” 赛事的舞台上
再次让青春与科技碰撞出耀眼火花
他们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勇夺全国一等奖
这是继 2024 年登顶后再获殊荣
也是战队在 2021、2023 年两夺季军后
续写的又一段荣耀篇章!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沧溟战队日夜奋斗的最佳褒奖,更是青岛理工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教育领域的闪亮名片!
未来,沧溟战队将继续秉持 “海纳百川” 的胸怀与 “勇探深蓝” 的决心,在机器人技术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再创佳绩!
赛场高光:十个月磨砺,一朝问鼎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ROBOCON 的赛场,从来都是高手云集的竞技场。今年的“飞身上篮”主题赛事中,青岛理工大学沧溟战队的 R1与R2两台机器人,成了最亮眼的“明星”。
7月9日-15日,青岛理工大学沧溟机器人战队在李忠晓、王飞、官源林等教师指导下,参加了“飞身上篮”2v2项目的角逐。比赛中,团队配合默契,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与技术,凭借稳定发挥完成各项任务,战胜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强队,最终获得赛区四强、全国八强及全国一等奖。
为了这一刻,师生团队整整筹备了十个月。寒假里实验室不灭的灯光,节假日里反复修改的设计图纸,深夜中不断调试的机械结构…… 从方案研讨到代码迭代,从性能测试到战术推演,队员们把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极致。
“备赛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调试到凌晨是常态。”指导老师王飞说。正是这份 “跟自己较劲” 的执着,让机器人在赛场上展现出稳定的性能,精准定位、默契配合、高效投篮,最终将全国一等奖稳稳收入囊中。
队员心声:那些与机器人“较劲”的日夜
电控组王硕:赛场上机器人每一次平稳运行,都藏着场下无数次的拆解与重组。老队员手把手教我们排查故障,机械组改结构、视觉组调算法、我们优化电路,这种协作让我明白:冠军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胜利。在沧溟的这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光。
视觉组蒋炎晨: “厘米级的误差,需要通宵达旦的标定。” 为了让机器人精准识别篮筐,我曾在实验室盯着屏幕到凌晨四点,看着传感器数据一次次逼近理想值。当比赛中算法穿透赛场噪声,稳稳锁定目标时,控制台跳动的绿色轨迹,就是对所有汗水的最好回应。
队长谷奕: 作为队长,我见过机械组为了减轻机器人重量,反复测算每颗螺丝的承重;见过电控组在高温天抱着设备排查线路;见过视觉组为了优化代码,在电脑前坐成 “雕塑”。这是一群用热爱发电的年轻人,他们让 “沧溟” 这两个字有了重量。
揭秘沧溟:一支“海纳百川”的青春战队
“沧溟”之名,取自青岛的海洋情怀,既寓意技术追求如大海般深邃广博,也象征团队精神如海洋般包容协作。这支战队主要参与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和Robocon赛事,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力,主要来自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部分来自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分成机械、电控、硬件、视觉、运营五个小组,他们像精密齿轮一样高效运转。
李忠晓、王飞、官源林等7位指导老师是战队的“定海神针”。在他们的指导下,战队在机器人机电系统设计、运动控制、视觉识别、算法优化及智能决策等核心方向持续深耕,技术实力不断提升。他们指导学生创新性提出卷簧蓄力发射和机器人定位方案,不仅提升了机器人发射系统的效率与定位精度,更为战队的赛事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机器人战队屡获佳绩,离不开青岛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长期支持。机器人队成立于2019年,已连续7年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学院为战队提供专门场地、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并给予资金、技术和设备支持。每年,参赛师生都会投入超十个月的时间筹备比赛,通过赛题分析、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环节,对参赛作品反复研讨、修改和调试,师生们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备赛工作。截至目前,机器人队共获得4次国家一等奖,1次国家二等奖。其中,战队于2021年首次获得全国季军,创造了赛事举办以来山东省高校的最好成绩。2023年再次获得全国季军,刷新了山东省高校在该赛事中的最佳战绩。
关于 ROBOCON:不只是比赛,更是成长的熔炉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ROBOCON 自 2002 年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以来,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创赛事之一。每年吸引 200 多所高校、3 万余名学生参与,考题从“机器人灭火” 到 “飞身上篮”,始终聚焦真实场景中的技术突破。
对沧溟机器人战队来说,ROBOCON 从来不只是一场比赛。它是老队员带新队员的“传帮带”,是跨专业协作的“实践课”,更是一群年轻人用热爱对抗困难的“成长记”。
如今,载誉归来的沧溟机器人战队已重新投入训练。
实验室墙上的日历写着:“下一站,更远的赛场。”
这群追光的年轻人,
正带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勇探深蓝”的勇气,
在机器人技术的星辰大海里,继续 “狂飙” 向前。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