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至,暑气渐收。
燕园夏时,绿有百般色阶。自碧滋之轻浅,至油绿之浓深,画面里的色号从#90a07d 到 #5d7259 间跳跃。满架藤萝、半亩荷塘、一夏光阴,在这般层层叠叠的翠色里藏匿。
执青竹作笔,蘸取荷塘底沉淀的古绿,笔尖扫过处,盛夏的记忆便慢慢显了形。循古人诗韵,踏碎一径槐荫,不知不觉,就走进这帧水墨里的燕园夏景。





“岚气分晴霭,林光淡碧滋。”
—— 明·魏时敏《石姥晴云》


“云生寒岩翠缥缈,树夹流水青扶疏。”
—— 元末明初·邓雅《题谢知县东山读书图》


“前溪沧浪映,通波澄渌清。”
—— 魏晋·无名氏《前溪歌七首 其七》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 东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四》


“金山天畔楼,双塔逾青楸。”
—— 元·朱德润《延祐六年九月廿二日渡扬子江》


“微风摇蕖若,层波动芰荷。”
—— 西晋·张华《杂诗三首 其二》


“树头蚕葚熟,篱下雀梅香。”
—— 南宋·王谌《入邑 其二》


“心和秋水澈,眼带古铜青。”
—— 南宋·傅梦得《赠澄鉴》


“发秀禾油绿,灌浆麦浪翻。”
—— 清·弘历《喜晴》

古柳垂髯,拂动一池沧浪碧;新叶擎盏,盛满半湖芰荷光。
日影斜斜落在校墙瓦当,草木新叶仍抱翠意,却褪了些许孟夏的莽气。碧绿之色在天际流云间化作砚海,徐徐洇染,推展暑气最后的涟漪。
这是浓抹燕园盛夏的绿意,呼响几阕跨越千年的诗行,赠炎暑以清凉,待繁荫落纸拓云章。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葛纯强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