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
三尺讲台
四季耕耘
一支粉笔写春秋
两袖清风育桃李
敬爱的老师
祝您节日快乐 桃李芬芳!
2025年度山东警察学院“最美教师”风采
郭隆玉
郭隆玉,女,治安学院教师。
自工作以来,她始终以“四有”好老师为根本标准,践行“四个引路人”的时代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主讲《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保卫学》《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警用无人机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等课程中,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演示等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素养和家国情怀,体现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教育理念。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公安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扎实的科研作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她坚持深入学生中间,通过个别谈话、小组交流等方式悉心指导学生学业发展,关心学生成长,所带学生在各类评比中表现突出。在承担党建和其他日常工作期间,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注重团队协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连续两年在单位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她的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践行,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职业追求。
孟媛
孟媛,女,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正科级科研秘书。
自从教以来,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积极引入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素养。
作为学院科研秘书,她不仅高效完成繁杂的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为学院教师科研活动提供有力保障,自身科研能力亦较为突出。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研究内容紧密贴合公共安全领域科技需求。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获得2025年度山东省公安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她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双创比赛和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在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中屡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她以卓越的业务能力、深厚的教育情怀和突出的育人成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与精神风貌。
李艳霞
李艳霞,女,交通管理工程学院教师。
自工作以来,她深入研究教材体系,系统梳理知识脉络,结合大量案例和实操,将复杂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打造充满活力、思想碰撞的课堂。将国家标准更新、交管政策调整、智能交通领域科研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提高学生实战化与科技化素质。
她将思政教育视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服务民生深刻内涵,展现公安工作现代化和科技强警的国家战略,培育学生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开展跨领域钻研,积极融合管理学、工程学、信息技术等多元知识体系,丰富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参与部编教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编写工作,主持项目《公安院校大队会课程资源库建设》荣获“省高校辅导员创新工作2023年精品项目”。
她融合教师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专业上的解惑人,也是成长路上的护航人。用能引发青年学生共鸣的方式,将思政理论讲深讲透,入脑入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袁春瑛
袁春瑛,女,专业基础教研部副教授。
从教22年以来,她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启智润心为目标宗旨,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主持完成《公安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公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等多项教研项目研究。先后获得山东警察学院第三届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第七届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坚持教研互促,秉持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聚焦公安队伍管理与公安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任职以来,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参编部级统编教材2部,主持完成10余项省部级、厅局级及横向教科研项目研究,在《山东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6次获得山东公安科技进步奖,积极参与学科领域内学术研讨会议,并作主题发言,获得优秀论文奖。在做好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学业导师、资产管理员等岗位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公安实战部门调研项目,为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学术讲座,努力为学校及公安实战部门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刘震宇
刘震宇,女,外语教研部副主任。
自工作以来,她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警务英语》课堂,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教学业绩突出;科研上,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教育厅、校级项目4项,出版专著、译著各1本,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多篇北大核心论文;深耕育人一线,指导学生获各类英语及警务英语赛事一、二、三等奖,14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带队获全国公安院校警务英语大赛团体特等奖、最佳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任学员大队长时,启智润心,乐教爱生,所带中队、团支部分获“优秀中队”“红旗团支部”;担任外警培训核心翻译,完成60余期培训、200多个讲座翻译,累计译文献200余万字;服务公安实战,参与案件办理、反电诈宣讲、外国人遣送任务;赴国外参加会议、学术访学,开拓国际视野,宣介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李照艾
李照艾,男,实战技能教研部警察体育教研室主任。
从教28年来,他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最高达800课时。课上激情投入,在超过50岁的年龄,授课时仍然坚持亲自示范。荣获院级教学奖励二等奖1次,三等奖一次,优秀奖一次。历次教学质量评比名列前茅。
他关爱学生,探索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多名学生摆脱心理障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每年利用业余时间对毕业生进行体能辅导,帮助大量的困难生顺利公考上岸。
他组织了每年的警体运动会和校内各类体育比赛;连续十余年狠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工作,学校该项成绩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组织了“科技兴鲁”技能大赛辅警体技能比赛,多届全省公安系统警体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他多次带队参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厅直机关运动会、全省公安系统运动会等。有8名学生因参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成绩突出被授予个人三等功,多人被嘉奖。
张沛霖
张沛霖,男,学报编辑部编辑。
自入职之日起,他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仰镌刻在警蓝底色之上,并始终以行动践行:认真编好每一期稿子、踏实做好科研,既坚守信仰,也守住本分。
编稿子是个良心活。面对每日海量文字与复杂流程——初审、外审、退修、校对、核红、复印,他在重复中磨砺耐心、锤炼细心,学会在繁琐里建立秩序,在枯燥中追求极致。入职以来,他独立责编稿件20余篇、累计20余万字,统校文字近500万字,把差错率压至万分之一以内。
入职以来,他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主持完成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让科研成为选题策划的雷达、审稿把关的标尺、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今后,他仍将牢记初心:认真编稿子,踏实做科研,在平凡的编辑岗位上继续书写不平凡的担当。
张玲
张玲,女,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自2004年参加学管工作以来,她始终以“教育家精神”扎根一线,7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山东省思想政治先进个人、省优秀辅导员、山东省“千人访千家先进工作者”等30余项荣誉,所带班级多次获评省级先进集体、“三下乡”优秀团队。
“有问题先找我”的口头禅里,是她对学生的赤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座右铭中,是她育人的准则。在资助工作中,她牵头搭建“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体系,连续多年实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做到专款专用、账目清晰、不落一人。2024年精准认定困难生545人,发放国家奖助学金211.255万元、勤工助学工资34.161万元,为受灾、大病学生发补助47.77万元,她带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圆满完成山东省资助中心交给的多所高校7000余名学生奖学金审核上报工作。
在育人模式创新上,她推动公寓网格化管理与“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教育深度融合。2023年主持的劳动实践周志愿服务活动入选省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项目库,2024年参与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教学案例接连获评省级典型。此外,设计完成女生公寓文化墙,展现了新时代女预备警官的精神风貌,以专业与责任诠释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者的育人初心使命。
陈娟娟
陈娟娟,女,宣传部正科级干部。
到学校工作以来,她始终坚守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线,传递山警声音,讲好育人故事,在思想引领、文化建设、品牌传播等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获嘉奖、优秀共产党员、考核“优秀”,2023年获评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先进个人,2024年获得学校“发现榜样”,所带领科室记集体三等功。
该同志结合警察节、毕业季、招生季、阅警式等重要活动,深入活动现场,捕捉精彩瞬间,记录感人故事。年均撰写、修改、审核、发布学校官网新闻、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内容400余篇。近年来,在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闪电新闻等媒体上发表《山东警察学院:聚焦“教学研练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多篇新闻作品,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和师生的良好形象。做好学校新媒体中心工作,通过组稿审稿、组织参加比赛等方式,提升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先进单位”“山东教育融媒TOP100优秀教育账号”等。
她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展现了公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将继续用文字、影像和行动,讲好新时代公安院校的育人故事,为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贡献宣传力量。
郭晓晨
郭晓晨,男,人事处副科级干部。
自工作以来,他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以中央对教师的最新要求作为指引,坚守初心,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在担任学管干部期间,他认真负责,经常性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以春风化雨般的关怀,助力学生在从警之路上茁壮成长。2022年学校组织开展警务化管理建设月活动,他所带领四个中队中,三个中队获得了“先进中队”荣誉称号,并于学校组织的辅导员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4年以来,面对人事处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该同志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先后组织了“第九批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最美教师”与教师团队“齐鲁和谐使者”等各类人才及荣誉称号推荐工作。并于2025年协助承担了联合检查、出国(境)管理、档案管理、人员退休、岗位备案、教职工考勤等多项业务工作,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从学生管理到人事服务,他始终以“公安人”的严谨与“教育者”的热忱,深耕工作的每一环,用担当扛起职责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公安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荣光。
黑板写满箴言
课堂藏着温暖
多少谆谆教诲
多少默默守护
请允许我们在此深情道一声
老师,感谢您的一路相伴
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康健!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王镱燃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