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芝芳,女,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学校英语教师、班主任。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已在乡村教育一线坚守30年。她始终担任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将全部心血倾注于乡村孩子们的身上,用知识和爱心为无数乡村学子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是学生心中“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初心与坚守:30年扎根乡村的讲台
近三十年来,她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变迁,面对过条件艰苦、师资匮乏的困境,但她从未动摇。她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其本身“从青丝到白发”的坚守就是最动人的故事。
智慧与创新:攻克英语学习的“土方法”与“巧心思”
以前,乡村学生没有英语学习基础,很多孩子用汉字谐音辅助记忆(如“狗打毛Ning”对应“Good morning”)。冯老师没有嘲笑,而是理解并引导,亲手制作了大量单词卡、情景画等教具,用最朴素、最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将单词卡贴满床头,誓言‘要把世界装进去’” 的故事,是其教学成果和感染力的生动体现。
关爱与陪伴:既是“班妈妈”,也是“大家长”
冯老师作为班主任,她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教师角色。她时刻关注学生的冷暖温饱、情绪变化和家庭困难,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是孩子们信任和依赖的“大家长”。
2017年,她班的一个学生小杰的父亲因事故导致高位截瘫,母亲则患乳腺癌。这些重压使得小杰的心灵承受着难以言说的重量。为了让小杰更好地应对家庭情况并专注于学习,冯老师主动与他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谈话,还特意安排了心理咨询师为小杰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减轻心理负担。同时,针对小杰学习成绩下滑的问题,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协调学校资源,提供了一对一的辅导,并经常检查他的学习进度,鼓励他设立并实现小目标,逐步恢复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冯老师的倡导下,学校为小杰的母亲开展了一次爱心募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冯老师的这些细心举措,让小杰感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和关怀,使他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希望,逐渐从心理负担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信心。
冯老师始终践行懂学生、爱学生的教学理念,点燃学生的上进之心。她初接2018级时发现她班里有一个小琳同学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很擅长绘画,并且很有责任心,在与她的交流中发现她有些自卑,于是冯老师鼓励她竞选班里的卫生委员和黑板报负责人,引导她做好竞选演讲稿,提醒她一些注意事项,让她放下包袱,大胆竞选。最后小琳成功竞选为班里的卫生委员和黑板报负责人。竞选成功后小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了卫生明细分工表,冯老师又鼓励她站在教室前,给学生们分工,还给学生们做出示范,告诉他们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对于小琳的表现,冯老师在表扬的同时予以恰当的引导,当班级卫生和黑板报校评第一时,小琳一改往日的唯唯诺诺,取而代之的是果敢坚定的言辞和从容不迫的行动,自信显然已经成为她的新名片。有时候用欣赏点燃学生的上进之心,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关键。冯老师常常说:“我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块砖,我要为他们铺就通往梦想的道路。”
成就与窗口:从“狗打毛Ning”到“看世界”
在她的努力下,一届届学生从零开始,到如今能够自信地朗读英文绘本、利用英语查阅资料、了解世界。她真正让英语成了一扇“窗”,兑现了“带他们看世界”的承诺。
心声与传承: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不是我教了他们30年,而是他们陪伴了我30年。” 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冯老师谦逊而伟大的教育情怀。她愿意继续坚守,只要孩子们需要,她就一直教下去,看着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王镱燃
终审 :邓永军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