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档案馆里,珍藏着一张长1.5米、宽20厘米的黑白老照片。
这张约900人的大合影拍摄于1983年8月23日。泛黄的相纸上方黑底白字写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代表合影”。那时,姜孔祝作为山东经济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学生会主席、1980级金融专业学生,有幸参加了一生难忘的盛会。
回忆起42年前的那一段流金岁月,我校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姜孔祝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那年我20岁,这张照片见证了我的青春故事和荣耀。”
1983年8月15日下午,济南火车站南邻约200米的山东宾馆内气氛热烈,时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王乐泉同志代表团省委,为即将参加全国学联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山东代表团40名正式代表热情送行。
当晚,这批代表就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这是姜孔祝第一次去北京,心里的激动和对即将召开的大会的憧憬让他难以成眠。
“8月17日至24日,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每五年一次,能够亲历这次盛会,我深感荣幸。我们代表团人才济济,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是代表之一,那时他是山东医科大学学生会主席;副团长王艺华是山东农业大学学生会主席,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会议开幕前,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主席胡锦涛同志专程到各代表团驻地看望大家。当看到身材高大的山东代表时,他风趣地说‘山东大汉,名不虚传’,他还勉励我们要全力以赴开好这次会议。”胡锦涛的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给姜孔祝留下了深刻印象。
会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作了国际形势报告,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吴明瑜作科技教育形势报告,“这些都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姜孔祝回忆道。
时任国家财政部部长王丙乾亲切接见了姜孔祝等20余位财经院校学联代表。“王部长特别平易近人,拉家常似的跟我们说起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他是高小文化程度,凭借不懈努力,从普通书记员一路干到财政部部长。他鼓励我们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才干。”姜孔祝说,“王部长字写得好,咱们学校舜耕校区体育馆就是他题的字。”
在参观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故居时,看到主席睡过的枕席和睡衣都打了很多补丁,姜孔祝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8月23日,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我们,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当时,我站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同志后面第六排,心里是满满的激动和崇敬。”
从北京回来,姜孔祝带回了两张大照片,一张交给校团委,另一张带回了荣成老家。木匠出身的父亲专为这张照片制作了木框,郑重地挂起来。姐夫当时还开玩笑说:“这个家没什么值钱东西,就这张大照片最值钱!”
“环境造就人,时代成就人。1983年正值改革开放东风劲吹,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时代的强音。从北京回来后,我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除了认真完成学业,姜孔祝在校学生会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精力。每学期,他都带领学生社团举办多项大型活动,从学术报告会、论文征集比赛、大学生辨论赛到五四文艺晚会、国庆歌咏比赛等等,丰富多彩,形式各样。
1982年4月,原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子平、副院长花经熬,与驻济高校春运会获奖者合影(后排右二为姜孔祝)
大学毕业时,姜孔祝留校工作。最初,他在财政金融系做了六年团的工作,视学生为亲人,和他们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当时精力旺盛,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不知疲倦,时任山东经济学院院长张文杰还亲切地叫我‘小老虎’。”
1985年6月,作为财金系团总支副书记,姜孔祝与校团委副书记张红旗及1981级物资班团支部书记秦虹一起参加了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的山东省高校团的三级干部会议。“这次会议,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克强应邀参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秦虹后来担任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给国家领导人作过专题讲座。”
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1986年,身为财金系团总支书记的姜孔祝与时任校宣传部部长连国庆、计统系党总支书记曹华、校团委副书记张红旗等共同荣获“山东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受到山东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联合表彰。
继六年团的工作,姜孔祝又做了两年财金系副主任,1992年5月他调入成教学院(现继续教育学院),先后任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前后达26年。2018年6月至2021年 6月任学校图书馆党委书记,2022年10退休。期间,从2000年起,连续两届共10年被选为济南市历下区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职责,建言献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岁月如歌,姜孔祝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山东财大,他求学于斯、工作于斯,还在这里收获了一生的爱情。爱人姜洪丽是1982级财务会计系校友,退休前是会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校见证了姜孔祝的成长,他也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壮大。
“1980年是学校复校后第二年招生,校址位于济南西部堤口路,规模很小,只有80亩地,教职工不足200人,在校生330人。校舍简陋,条件较差,我们第一批金融班的26名男生挤住在一个大教室。冬天教室没有取暖设施,同学们就轮流值班生煤炉。1985年燕山校区落成,学校从堤口路分四批迁入。1988年财政金融系作为第三批搬迁到燕山校区,办学条件大为改善,那时我已毕业留校四年。1998年学校扩招,大批引进师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12年正式合校以来,学校发展更是驶入快车道,如今正在向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迈进。一步步发展得这么好,真是想不到啊。”
1986年8月,原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领导与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合影(前排右三为姜孔祝)
回思过往,姜孔祝满是感慨和欣慰。“恢复高考后培养出的那批人,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在各行各业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我们那一级,多半留在省直机关,少数去了各地市财政税务审计金融部门,都发展得不错。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王江跟我同班,我是班长,他是学习委员,他也毕业留校,我们曾住同一宿舍。团支书马越男,后来任山东省大数据局局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等职。我带过的学生里,1982级金融班学生辛树人,现任恒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1984级财政班班长杨洪涛,现任泰安市委书记;1985级财政班班长李广进现任省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1987级财政班班长高剑锋现任山东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对自己的老师,姜孔祝也很感念。“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夏万青教授带我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指导我毕业论文写作,他教导我写文章一定不能抄袭。后来担任山东财政学院院长的卢希悦教授当年主讲《政治经济学》,治学严谨、博学多才,他上课总会带很多卡片,作为教案补充,讲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卢院长的夫人汤若岩教授,是当年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委员、财金系主任,主讲《货币银行学》,课也讲得非常棒。他们都非常关心爱护学生,堪称良师益友,威望很高……”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春华秋实,时光不老。那些镌刻在老照片上的青春岁月熠熠闪光,照亮前行的路。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