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曲阜师范大学迎来70周年华诞。回首七十载,曲阜师范大学书写了弘文育人、兴学报国的精彩华章。迈步新征程,全校上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聚焦建设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迈出强化特色、追求卓越的奋进步伐。
师范教育是曲阜师大的办学底色与优势所在,擦亮师范教育金字招牌,离不开教育学的学科龙头作用。教育学部凝练优化学科布局,重点打造道德教育研究、儒家教育思想研究、中国教育话语体系研究、高等教育强国研究、人工智能教育研究5个方向,建设教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双博士点”。
一路守正创新,带来学科建设积厚成势。曲阜师大教育学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年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2020年入选山东省首批“高峰学科”,2023年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
当前,教育学部以“811”学科建设为“头号工程”,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创新团队,深化交叉融合,着力推动学科建设核心指标实现新突破,为服务教育强省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曲师在信息科学与教育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调研组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前,民盟山东省委会来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专项调研,为学校教育学科在科研产出、教育教学等方面克服不利条件、取得系列成果“点赞”。这背后正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跨学科创新团队所提供的坚实支撑。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陶愚川、李国榕、陈信泰、朱本、杨启亮、韩延明、宋广文等一大批学养深厚的名家大师,扎根曲园治学问道,奠定了教育学的深厚底蕴。进入新时代,教育学部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培一体、完善人才评价,形成了学科带头人、骨干力量、青年生力军协同并进、各尽其才的人才梯队,汇聚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青年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高水平人才,以戚万学、胡钦晓、胡凡刚、唐爱民、谭维智、柳士彬、高伟、何爱霞等为代表的新时代教育学人,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带领教育学学科建设团队荣获了山东省“勇于创新奖”,获评了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筑起教育学这一高峰学科积蓄了最大动能与底气。
“教育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成长型思维,以适应教育变革带来的各种挑战。”在教育学部近日举办的第五十七期“博笃讲堂”上,齐鲁名校长、济宁市育才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磊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此前,他选择来曲师教育学部攻读教育博士,从“专业引领·循证指导·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中获得“教研相长”赋能。
教育学部坚持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对标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接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持续深化专业和课程改革。近五年,获批教育部新文科项目3项,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获国家教材二等奖1项,教育学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
乐学善教的育人生态,让一批批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成长为站得好讲台、守得住师魂的“四有”好老师。毕业生中共有64人获齐鲁名师称号、8人获评齐鲁名校长称号、46人获评首届齐鲁名班主任称号。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教育学院院长高伟表示,教育学部全体师生将站在新起点、团结共奋进,持续发挥本科教育基础厚实、研究生教育质量过硬、学科发展全国领先、社会服务美誉度高等特色优势,通过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点人才形塑教育学科话语权,切实提升学科影响力。以山东省一流学科“811”项目建设为引领,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体制机制,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力冲刺教育学国家一流学科目标,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服务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