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诚搭建起师生间的信任桥梁
精准捕捉学子特点助力个性化发展
全方位赋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从学业解惑到心灵陪伴
从科研引路到强健体魄
他用智慧与热忱书写着
“通专融合、心灵相通”的育人篇章
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
优秀本科生导师、化工学院教授周强
周强教授简介
周强,西安交大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
■ 主要从事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应用、介尺度科学、反应器模拟及放大、数字孪生等方面的研究。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化学工程和流体力学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现任中国化工学会过程模拟及仿真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多相流分会委员。
■ 主讲《化工热力学》《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史》等课程。
■ 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等。
如何建立师生信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是周强的育人理念。他深知让学生敞开心扉交流并非易事,所以他不断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采用接地气、幽默风趣的师生沟通方式。
从“讲授者”主动化身为一名“倾听者”,食堂、操场取代办公室成为师生畅谈的“主场”,在轻松的环境下,在师生畅所欲言中,周强总能细致了解学生的状态,捕捉关键信息,及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如何精准助力学生成长?
通过深度沟通,周强能准确识别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学业发展
有的学生学习动力足,往往靠自己努力即可顺利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他们更希望导师能聚焦学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针对这一需求,周强为同学们介绍学校相关政策,分享留学经验,又搭建本科生与研究生直接对话的桥梁,方便本科生咨询直系研究生师兄师姐,形成了“本科生-导师-研究生”混合指导体系。
科研指导
也有学生希望可以在本科阶段就开始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周强也为他们提供了全流程的指导。在科研训练选题中他注重趣味性与可行性,2024年设立“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冬季户外运动口罩开发”“适用于空间站低重力实验的流化床流化气自动循环使用装置设计及开发”等大创项目,两名本科生担任负责人完成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他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申请书撰写、开题答辩等环节,并邀请研究生进行协同指导,以确保项目高效推进。2025年初,又有两名同学在他的指导下分别组建队伍开展大创科研训练。
学业帮扶
有的学生暂遇学业困难,往往有灰心、迷茫等心态。通过深入交流与疏导,周强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精准地找到孩子们过往被忽略的闪光点,重新塑造这类同学的信心。在周强帮助下,一名同学在2024年暑假一次性通过了6门重修课程,重新找回学习的信心,并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
“这一类学生虽然是少数,但他们却是最需要本科生导师关心的,”周强在采访中说道,“我需要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动力,找回信心。”
学院学生培养公共事务
除了带好自己的学生,周强也积极参与学院学生培养公共事务。2024年秋,周强了解到,因为大一期间没有接触过C语言,学生们普遍觉得学习数据结构课存在很大困难。经过与班主任及学院主管领导沟通,周强为智能化工班开设了C语言补习班,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该补习课程后经系统化建设升格为学院选修课“智能化工程序设计基础”。
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周强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通过分享自身及团队成员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需求。在素质培养方面,他发现学生在勤学笃行与职业规划方面表现良好,体育素质却普遍较为欠缺。他认为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铸就增强体魄,以应对万变未来。
周强积极向同学们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制定了《化工多相反应流动团队野蛮体魄测试标准》,带领本科和研究生同学一起参加长跑、划船、跳绳等体育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操,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本科生对团队、学科的认同感和学习动力明显增强。
深耕教育一线,周强将“德育为先、通专融合、心灵相通”的本科教育理念以及“坚持做好睡觉、运动、科研三件事,梦想便会慢慢开花”的团队文化贯彻到日常的教书育人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本科生导师的使命担当,为交大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拓展阅读
春风化雨润桃李,立德树人践初心。为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本科生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新闻网开设【优秀本科生导师】专栏。
专栏将系统展示西安交大优秀本科生导师在学生培养、学业指导、科研引领、学生帮扶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与经验,呈现本科生导师育人的优秀实践成果。通过对老师们的育人理念、指导方法和育人成效的广泛传播,旨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优秀育人经验,促进师生交流互鉴,进一步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王作强
初审 :董承臻
终审 :刘春香 张术秋
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并非商业用途,(2)本网所转载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 (3)本网转载文章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相关问题,请在壹周内通过电子邮件与本网站联系,邮箱:zy91370786qq.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对内容进行删除
Copyright @ 2020 www.zgjyjd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新闻报》官方网站:http://www.zgjyxwb.com
教育监督网 官方网站:http://www.zgjyjdw.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45263号-4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